标揭四则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词解释】

标揭四则法,是诗歌技巧名词,其名称来源于刘铁冷所著的《作诗百法》。诗之四则为:『句』、『字』、『法』、『格』四项。诗『句』讲求自然、精妙、灵动;诗『字』力求准确、生动、劲节;关于诗『法』,《沧浪诗话》忌五俗之论与《作诗百法》戒诗病之论相类,其文说道,“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有语忌,有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之,惟语忌则不可有,须是本色,须是当行。”诗之『格』在于其品调高下,比如诗有五趣向:“一曰高格。二曰古雅。三曰闲逸。四曰幽深。五曰神仙。”

孟子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学诗之有四则,即所谓规矩是也。因规以成圆,因矩以成方。汉唐以来,法若画一,否则为变体为别裁。不得谓之正轨。故学者须明四则乃有进步。而文人学士,恐亦难轶此范围焉。

句:一诗之中,妙在一句为诗之根本,根本不凡,则枝叶自然殊异,复如威将示权,奇兵翕合,君子在位,善人自来。

字:一字之妙,所以探全诗之微,一诗之根,所以生一字之妙,故夫圆活善用,如转枢机,温凊自然,如瞻佩玉。

法:病在腐、在浮、在常、在闇弱、在生强、在无谓、在抢捧、在嘴爪、在不经,犹陶家之营器。本陶一土,而名义等差非一。然有古形今制之别,精朴浅深之殊,贵各具体用形制之似尔。诗则诗矣,而名制非一。汉晋高古,盛唐风流,西昆秾冶,晚唐叶藻,宋氏乖缕。洎西江诸家,造立不等,气象差殊,各求其似者耳。

格:所以条达神气,吹嘘兴趣,非音非响,能诵而得知,犹清风徘徊於幽林,遇知可爱,微径萦纡于遥翠,求之愈深。

【诗词举证】

◎句——诗之妙句,令诗境顿开。例:犹有江声枕上来

◇梦故里作者:抱朴子

此夜心魂到故街,南风带醉入羁怀;星繁目夺天河落,水碧神驰晓港开;

燕影四时苏子树,蟾光千古越王台;云山已在云边远,犹有江声枕上来。

◎字——作诗用字准确,诗句有力。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