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赵铁松

基本信息

职 称:教 授

教育经历

1979年至1986年 吉林大学、物理系 学士、硕士

1990年至1993年 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实验物理研究所 博士

工作经历

1986年至1990年 吉林大学物理系 助教、讲师

1993年至1994年 韩国仁荷大学物理系 博士后

1994年至1997年 吉林大学物理系 教授

1998年至1999年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材料科学与技术部 高级访问学者

2000年至2006年5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物理实验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2006年6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

研究兴趣

凝聚态物理(磁学与磁性材料)

近年主要成果及奖励

1.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基地,2004(负责物理实验课程)

2. 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赵铁松,周 红,杨文明,沈学浩,叶庆好

3. 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课程主持人)

4.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被推荐参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选,2005(负责人)

5. 赵铁松,陈民溥,黄学东,沈学浩,楼彝忠,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物理实验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

6. 赵铁松,周 红,杨文明,沈学浩,叶庆好,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04

7. 基于先进接插件技术的组合式系列物理实验”获2004年第三届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评比二等奖,赵铁松,陈民溥,杨文明,黄学东,沈学浩,周 红,王 瑗,王宇青

8. “光敏电阻特性测量仪”获第三届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评比三等奖,赵铁松,周 红,沈学浩,杨文明,李雪野

9. 上海普通高校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奖(1998-2002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2年12月

10.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2001

11.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2005

科研基金

1. 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二期16万美圆) (具体负责)

2. 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物理实验中心建设”子项目

(165万) (具体负责)

3.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验收准备项目—物理实验中心部分

(120万) (具体负责)

主要论著

1. T.S. Zhao, H.M. Jin, J.C. Deng, F.W. Wu, J.H. Song, and Y. Shi,

J. Magn. Magn. Mater. 54-57, 537(1986)

Domain patterns of sintered Nd-Fe-B permanent magnet at different magnetized states

2. T.S. Zhao, H.M. Jin, and C. Zhu,

Chinese Phys. Lett. 3, 458(1986)

Origin of the easy cone of R2Fe14B (R=Nd, Ho)

3. H.M. Jin, T.S. Zhao, Y. Zhu, G.H. Guo, E.S. Chen, R.W. Zhao, X.W. Li, and F.M. Yang,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netic Anisotropy and Coercivity in Rare Earth Transition Metals Alloys, Bad Soden, F.R.G. 1987, p.187.

Magnetization process in Nd-Fe-B magnet near remanence at low temperature and crystal field at R site in R2Fe14B,

4. T.S. Zhao, Y. Zhu, and H.M. Jin,

Journal of Jilin Univ. 4, 117(1987) (in Chinese)

Second order crystal field of R ions in R2Fe14B

5. T.S. Zhao and H.M. Jin,

Solid State Commun. 64, 103(1987).

Magnetization process related to the singular point detection signal observed at high fields on Pr2Fe14B and Nd2Fe14B,

6. T.S. Zhao, Y. Zhu, and H.M. Jin,

Phys. Stat. Sol. (b) 145, 679(1988).

Estimation of the crystal field at R sites in R2Fe14B compounds,

7. F.M. Yang, X.W. Li, R.W. Zhao, Y. Zhu, T.S. Zhao, Y.K. Huang, and F.R. de Boer,

J. de Phys. 49, C8-571(1988).

Magnetic anisotropies and spin phase diagrams of (Pr,Er)2Fe14B and (Pr,Sm)2Fe14B,

8. T.S. Zhao, Y. Zhu, and H.M. Jin,

J. Magn. Magn. Mater. 79, 159(1989).

Evaluation of exchange and crystalline field parameters in R2Fe14B compounds (R=Tb, Dy, Ho, Er and Tm),

9. F.M. Yang, N. Tang, T.S. Zhao, and F.R. de Boer,

Proceedings of 10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are Earth Magn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Kyoto, Japan, 1989.

Magnetic anisotropy of Pr2Co14B-based quasi-ternary compounds,

10. T.S. Zhao, and H.M. Jin,

J. Phys.: Condens. Matter 1, 8523(1989).

Magnetization processes of R ions in R2Fe14B (R=Er and Tm) in a field up to 1000 kOe at 78 K,

11. C. Lin, Z.X. Liu, Y.X. Sun, C.X. Bai, and T.S. Zhao,

Phys. Rev. B39, 7273(1989).

Effect of exchange interaction on the spin reorientation in Nd2Fe14B system,

12. X.C. Kou, X.K. Sun, Y.C. Chuang, T.S. Zhao, R. Grossinger, and H.R. Kirchmayr,

J. Magn. Magn. Mater. 82, 327(1989).

Exchange interaction and magnetic anisotropy in Nd2(Fe13M)B compounds (M=Ga, Si, Al),

13. Y. Zhu, T.S. Zhao, H.M. Jin, F.M. Yang, J.Q. Xie, X.W. Li, R.W. Zhao, and F.R. De Bore,

IEEE Trans. Magn. 25, 3443(1989).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