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拼 音 dòng zhé dé jiù

释 义 辄:即。动辄:每每。咎:罪过。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

出 处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示 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用 法 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