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

逢雪:遇到下雪。投宿在芙蓉山一家人家里。

苍山:青色的山。这句说: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四周的青山显得模糊而遥远了。

白屋: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屋顶常用白茅草覆盖,或用木板而不涂油漆。这句说:天冷了,山间破旧的茅草屋更显得贫寒了。

柴门:贫苦人家用碎木材、树枝、芦柴等做成的门。

吠(fèi):狗叫。

这两句说:柴门外传来一阵狗叫,在这漫天风雪的夜里,有人从外面来投宿了(改正:应该是这个房子的主人归来了)。

夜归人:指诗人自己(改正:应该指房子的主人)。

苍:青色。

闻:听。

古文今译

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改正: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晚夜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哦,原来是房子的主人回来了。)

[说明]

这首诗描绘茫茫雪夜诗人投宿山村的所见(一、二句)所闻(三、四句)。短短四句,既有景物和环境描写,又有人物的活动,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生活的典型特征,也表现了诗人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名句赏析

这是诗中有画,画中见情的四句诗。叙写诗人在一个风雪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农家的情景。前两句寥寥数语,点明了时间是冬日的傍晚,地点是苍山的脚下,而且通过房屋的“贫”与天气的“寒”相互映照,生动刻画了这户人家的清贫境况。后两句转而叙写自己冒着风雪前来叩门求宿,引得狗叫起来。全诗简练含蓄,写到此处悄然而止,没有再进一步交待主人开门、自己进屋以后的种种场面,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