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新闻局
分类:中华民国政府机关
现任局长谢志伟
现任副局长 易荣宗
成立年份 1947年
总部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
天津街2号
网站 www.gio.gov.tw
行政院新闻局(俗称新闻局),为中华民国行政院的属下机关,属于院本部内编制单位,负责中华民国政府的宣传发言工作,有“政府化妆师”之称。
从1971年到2006年2月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 (NCC)成立前,新闻局也是大众传播事业的监理单位。
简介:
1947年4月,中华民国政府由训政时期过渡到宪政时期,完成实施宪政之各项准备,各部会扩大组织。
1947年4月23日,行政院改组,增设卫生、水利、地政部及新闻局等单位。
1947年5月2日,行政院新闻局正式在南京成立,下设三业务处,分别掌理国内宣导、国际宣导、传播业辅导及新闻分析事项。
1949年3月21日,总统颁布命令,修正行政院组织法第三条及第五条,将行政院所属各单位精简,归并为8部2会1处。
1949年4月5日,经行政院第52次会议通过,在行政院秘书处设新闻处。
1949年4月25日,随同中央政府迁至广州办公。
1949年12月7日,中央政府迁设台湾,并于隔年3月改组,裁撤新闻处。
1950年4月24日,行政院以行政命令发布成立政府发言人办公室,负责政府新闻发布事宜。
1954年1月1日,以国内外情势变迁,为因应需要,恢复新闻局原有建制。新闻局组织条例虽然在1955年及1958年再作了两次修正,下设三处的规模并未改变。
1968年12月,新闻局改组,下设国内宣传处、国际宣传处、资料编译处、视听资料室、联络室等业务单位。
1973年8月,原属内政部、教育部及其他有关机关之大众传播事业的辅导与管理业务划归新闻局主管,新闻局增设出版事业处、电影事业处、广播电视事业处。
1981年2月,国内宣传处更名为国内新闻处,国际宣传处更名为国际新闻处,视听资料室扩编为视听资料处,并增设综合计划处。
1999年7月1日,因精省作业裁撤的台湾省新闻处改隶本局,成为本局中部办公室,仍维持原有之督办县市地方新闻行政业务。
2001年9月16日,中部办公室更名为地方新闻处。至此,新闻局组织乃成为9处5室的现有规模。
2006年2月22日,为因应科技汇流、跨业整合及全球化趋势,广播电视事业处改组为“广电产业辅导小组”。同日,移转传播事业管理业务的NCC正式成立。
主要业务:
在国际宣传方面,新闻局目前编印〔《中华民国年鉴》〕,并发行多种外文定期及不定期综合性刊物,介绍台湾政经及社会发展现象,其中包括每周五发刊之Taiwan Journal(《台湾纪事报》)英文周报、Taiwan Review(《台湾评论》)英文月刊、Taiwan Panorama(《台湾光华杂志》,原名《光华杂志》(sinorama),2006年1月改为今名)中英文月刊。《台湾评论》并同时发行西、德、法及俄文版;除法文以月刊发行外,余皆以双月刊方式发行。
历任局长
董显光 (1947年5月─1948年12月)
沈昌焕(1948年12月─1949年1月)
吴南如(1954年1月─1956年2月)
沈锜 (1956年2月─1961年7月)
沈剑虹(1961年7月─1966年11月)
魏景蒙 (1966年11月─1972年6月)
钱复 (1972年6月─1975年5月)
丁懋时 (1975年5月─1979年1月)
宋楚瑜 (1979年1月-1979年6月代理,1979年6月─1984年9月真除)
张京育 (1984年9月─1987年4月)
邵玉铭 (1987年4月─1991年9月)
胡志强(1991年9月─1996年6月10日)
苏起(1996年6月10日─1997年5月15日)
李大维 (1997年5月15日─1998年2月5日)
程建人(1998年2月5日─1999年11月30日)
赵怡(1999年11月30日─2000年5月20日)
钟琴 (2000年5月20日─2000年10月6日)
苏正平 (2000年10月6日─2002年2月1日)
叶国兴 (2002年2月1日─2003年7月1日)
黄辉珍(2003年7月1日─2004年5月20日)
林佳龙 (2004年5月20日─2005年3月13日)
姚文智(2005年3月13日—2006年1月25日)
郑文灿 (2006年1月25日─2007年4月20日)
易荣宗(代理) (2007年4月20日─2007年6月11日)
谢志伟 (2007年6月11日─2008年5月20日)
史亚平(200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