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水冲沙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解释束水冲沙法,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一般适用于流量较大的河流,如黄河。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治理黄河的是明朝著名水利工程师潘季驯,之后历朝历代都采用这种方法治理黄河。

历史渊源明代起,在黄河上有引导地利用洪水,束水攻沙、分洪淤滩的治河方略形成,认为“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也。夫河性急,借其性而役其力,则浅可深,治在吾掌耳(引自《中国水利史稿》)”,办法是“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冲中间焉,而中自深(出处同上)”如要淤滩固堤,则将此法“反而用之”。到清康熙年间,经靳辅、陈潢在明潘季驯治河基础上的发展与完善,黄河上形成了以缕堤束水攻沙,遥堤防洪,结合隔堤、滚水坝、减水坝(闸)的有控制的利用洪水刷槽淤滩的治河防洪体系。这一防洪方略至今仍在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