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墓栖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

三评西湖十景之一。岳墓背靠栖霞岭,位于苏堤北面,每当夕阳西下时,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非常美。 因而得名“岳墓栖霞” 。“莫须有”三字,铸成中国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墓楹联)。北山栖霞岭上,每当仲春时节,山花烂漫;入秋以后,红枫似火,望之如霞,久留不去。岳飞忠骨葬于栖霞岭下,多少年来,杭州人民感念他的精忠伟烈,“踏青争上岳王坟”(清代黄莘田)。岳飞墓庙这一人文景观由此也成为了西湖美丽山水的一个灵魂。

“岳墓栖霞”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而且,“栖霞”二字还摹写了这位民族英雄在其《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栖霞,“岳墓栖霞”这一景名也给西湖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

【赞颂】岳墓栖霞

--扬眉

悠悠的栖霞岭呦,

坐落于西子湖的北岸,

享受着潮湿熏风的爱抚;

幽幽的栖霞岭呦,

置身于钱塘江的腹地,

感受着江南文化的熏陶。

古岭绵长,

拥抱着秀色的西子,

亲吻着她明亮的额头;

竣岭横亘,

依偎着含羞的佳人,

倦歇着柔弱的双肩。

春风吹来,

唤醒了山坳里的杏花,

点染着古柏香樟做的布绸;

催苏了溪流旁的桃花,

洇红了清泉静水织的画布。

花的海洋,

幻成了五彩的云霞,

静静地、静静地掩盖一剖净土,

净土中的英灵。

秋霜降临,

枯黄了古槐老杉的脉络,

瑟瑟于岭坎岚坪;

染红了散枫零香的叶片,

彤彤于断岭竣崖。

叶的丹色,

簇成了艳红的云霞,

静静地、静静地掩盖一剖净土,

净土中的英魂。

夏雨淋下,

洗刷了漫山的芳草藤蔓,

呈现出新黄明绿的波涛;

清新了遍岭的竹枪叶剑,

涌动着千军万马的阵势。

绿色的波浪,

似翻滚的翠霞,

静静地、静静地掩盖一剖净土,

净土中的忠骨。

冬雪飘下,

洁白的雪花朵朵成絮,

覆盖了起伏的山岭;

漫舞的精灵各个轻柔,

降落在梅树的花蕾。

白色的被褥,

如素装的银霞,

静静地、静静地掩盖一剖净土,

净土中的英躯。

哦,

人的躯体是柔弱的,

一根细细的绳索就可以剥夺他的生命;

人的生命是无助的,

一句‘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断送他的灵魂。

十二道金牌的招令,

明知是赴死可也义无返顾、忠贞不虞;

风波亭的酒席,

明知是绝宴可也谈谈笑风生、大义凛然。

这是把国家置于心中的男人而不谈个人的荣辱,

这是把民族置于血海的汉子而不计个人的得失,

哪怕是身躯,

那怕是生命。

江南的山啊是柔的,

但吃了这山中稻禾的男人,

身躯却是壮的;

西湖的水啊是软的,

但喝了这湖中碧水的汉子,

骨头却是硬的。

柔柔的青山,

软软的绿水,

薰薰的文化,

造就了一个忠贞的英灵,

造就了一个义胆的英魂。

他的肉体可以化做泥土,

成为西湖的山岭;

他的血脉可以流成溪流,

成为西子的湖水。

可他的精神却可以长存于子孙的思想中,

可他的灵魂却可以永恒于华夏的文化里。

激励着后世为了民族的生存繁荣不屈地抗争。

岳墓栖霞,

闪烁着不朽的灵光,

天地昭示英魂长存,

他是西湖的名片,

他是中国的脊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