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三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纲”的完整说法见于汉章帝时班固所撰的《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原意是指网的总绳,这里指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具有支配、统治的地位和权利;而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则只有侍奉和听从的义务。三纲的思想在东汉以前就趋于成熟。《韩非子•忠孝》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孔颖达疏引《礼纬•含义嘉》:“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西汉董仲舒则以天地、阴阳、五行来比附人事,对三纲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复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