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乡

1、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东风乡基本概况
东风乡位于河南省郸城县南部,距县城20公里,乡域面积53.5平方公里,4.9万人,耕地面积5万亩,辖23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东风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是一个典型的省际边缘重点农业乡和地区开放的窗口。
东风乡的代码:411625207。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龙王庙村、孙庄村、于楼村、西陈村、大赵庄村、范庄村、大刘村、前刘村、张关庙村、梁庄村、前赵庄村、东于村、董楼村、郑庄村、单楼村、大韩庄村、高庄村、李岗村、赵寨村、大树张村、尹寨村、杨庄村。
发展状况
近年来,东风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群,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东风这一宏伟目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科教兴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农工并举、产业支撑、科技先导、强乡富民”的总体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产品品质优良等资源优势,围绕“农”字大做、做大文章:其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投资1000多万元,全面实施了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大大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二,强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在重点提高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传统农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强力做强脱毒大蒜产业,2007年,全乡1。8万亩“龙王”牌大蒜丰产又丰收,销住全国36个省、市、区,再扬“大蒜之乡”之美誉;实施“科技兴果”战略,“丹诚”牌杏李成功申报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全乡现已发展“丹诚”牌杏李1万亩,其中5千亩优质杏李目前正畅销于广州、杭州、福建等全国22个省市区,东风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杏李第一乡”。其三,大力发展养殖业。走科学化、规模化养殖之路,全乡现发展三元杂交肉猪、肉牛、波尔山羊、多品种鸡、蛋鸡等11个品种的养殖专业户526个,全乡畜禽饲养总量突破45万只(头)。其四,着力发展非公经济。以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个企数量迅速增加,全乡共有企业46家,全乡年产值超过50万元的企业有32家,其中郸城环宇宠物用品厂年创外汇突破300万美元,是周口市唯一一家乡办出口创汇企业。
服务环境
为务实招商,东风乡党委、政府全方位打造招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环境招商,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上,2006年投资300余万元对东风小城镇实施了全面综合整治,2007年又投资252万元为全乡的“村村通”工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全乡“村村通”总里程长达126。5公里,东风乡成为周口市第一批市级文明乡镇之一;坚持以情招商,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坚持以诚信招商,严格依法行政,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项目“阳光工程”,打造内外和谐的招商环境,全乡现已形成以“种、养、加”为主线,工、商、建相互促进并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格局。近三年来,东风乡招商引资年年突破5000万元。
发展成果
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力促进了计生、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五年来,累计投资2150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2007年,东风乡计划生育工作跨上了新台阶,迈进了周口市计划生育一类乡镇行列;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将再投入400余万元解决8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按照要求,2007年整合社会资金近300万元,在大刘、前赵两行政村完成了整村推进工程,全面拉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幕。2007年,全乡生产总值4。26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368元。今天的东风乡正以社会和谐、政治文明、经济繁荣的全新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青海省曲麻莱县东风乡东风乡[Dong Feng Xiang]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县府驻地(乡府驻地距县府40公里)。 人口0.8万人(包括县属城镇居民)。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以上。 面积0.2万平方公里。 辖长江、岗当、格青 3个牧委会。 1958年建东风公社,1984年改设为东风乡。地处通天河以北、沟谷滩地,布曲(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中。矿藏主要有沙金。以畜牧业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以采挖冬虫夏草为主要副业。玉(树)曲(麻莱)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利。2001年10月1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99号文批复:撤销东风乡,设立约改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县政府驻地约改滩)。
3、黑龙江省虎林市东风乡东风乡隶属虎林市管辖。位于市境南部,穆棱河西岸。乡政府驻地距城区7.5公里。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东风乡一带属虎林县庆丰区,1949年6月改隶第四区管辖。1956年2月,撤区划乡,设置庆丰乡。1958年9月,与忠诚乡合并成立庆丰人民公社,后又与农场合并划分为两个分场,清河分场并人八五八农场,东风试验场由县直属。1962年2月,场社分开,成立东风公社。1984年3月,改为东风乡。
东风乡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农民多数依山而居,素有“东风围山转”之称。全乡总面积165.5平方公里,有耕地6.1万亩,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为主。乡办工业有铸造厂、制砖厂、榨油厂等。全乡共辖复兴、联众、永丰、新风、庆丰、东风、清和等7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8427人,其中满、蒙古、朝鲜、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乡政府驻地
东风村。
4、黑龙江省林甸县东风乡东风乡隶属林甸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北靠林甸镇。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公里。1961年5月,由林甸镇、红旗、黎明3个公社各划出一部分生产大队,组建东风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东风乡。
东风乡全境地势平坦,西部略有高低起伏。全乡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万亩,以农牧业为主。农田基本建设发展较快,有三条排水干渠通过乡境,电机井200多眼,有效灌溉面积5.2万亩。全乡共辖更生、东风、朝阳、东发、新乡、国富、巨贤、长青、长胜、合乡、和平等11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3万人,主要是汉族。乡政府驻地更生村赵官窝棚屯。
2001年,林甸县撤销东风乡,并入林甸镇。[1]
5、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一 、地理位置
东风乡位于白城市东北1公里处,东和南靠大沁它拉草原。西南与保平乡为邻,西与新立街道连,西北与平台镇毗邻,北与青山镇相连。全境东西相距13.57公里,南北相距13.8公里,面积84.59平方公里。成扇形,围绕着市区。
全乡辖长发,长利,工农,友谊,致富,绿水,青山,大青山,金宝共9个村,38个自然屯。总人口22640人,其中农业人口18922人,农村劳动力人口9763人。
东风乡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这位招商引资提供了基本条件。乡内铁路有平齐(四平至齐齐哈尔)线,白阿(白城至阿尔山)线,公路有长白(长春至白城)线,白齐(白城至齐齐哈尔)线,加之即将实现打动村通等级公路工程使得东风乡的交通更加便利。
二、自然资源
东风乡地处白城市近郊,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
1、土地资源
全乡现在有耕地2794公顷,其中旱田2394公顷,水田400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土壤以平原黑钙土制为主,有机含量高,土壤结构极基础肥力好,适宜玉米、水稻、高梁、绿豆、蔬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
2、牧业资源
该乡草原已部分开发,围栏种草,发展畜牧业,精品牧业养殖园区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说东风乡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前景一片光明。
3、矿产资源
东风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有河卵石,中沙,细沙等十几种矿产,其中沙石年产3万立方米。
三、经济基础
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乡党委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增产增收项目,使该乡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工农村的无公害蔬菜大棚区已经初具规模,共100栋,并引进许多名优产品,使其蔬菜形成了“你有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早”的良好局面,不仅丰富了城里的菜篮子,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且全乡的玉米年产量达到4700吨以上,水稻达到了3000吨以上,另外,小麦,谷子,高梁,大豆等作物的产量也相当可观。初步形成了以长发村为代表的香菇生产基地,以“东风王”白酒为代表的酒类生产以孵化、生产、分割、销售禽类为代表的东方牧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优势企业也都在扩大规模。
全乡工业企业共18户,主要工业门类有建筑村料、化肥、家具制造、印刷和食品加工等。工业总产值28.495万元,利税1850万元,初步形成了以生产粉煤灰砖为主的新发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粉末压制件为主的粉末冶金厂等行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为东风乡经济的腾飞,招商引资的扩大锦上添花,使招商引资的前景更加光明。
四、基础设施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条件。东风乡设有广播站1处,卫生院1年,乡村诊所11个,敬老院1所,有小学9所,中学1所。
6、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东风乡东风乡隶属龙安区,地处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属城乡结合部。辖红旗村、活水村、赵张村、黄张村、许张村、红星村、海村、刘家庄村、三家庄村、徐家桥村、北徐桥村、郭家庄村、老六庄村、东八里村、吴家庄村、西八里村、置度村、寺沟村、大坡村、小坡村、徐家口村、盖村铺村、西盖村、申家岗村、三分庄村、老庄村、吉党村、郭潘流村、王潘流村、麻鞋店村、郭里东村、郭里西村、娘娘庙村33个行政村,1个公司,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其中6000名外来务工者。现有工业企业300余家,个体工商户1000余个。形成以机械安装、彩印包装、家具制作、公路运输为主的工业体系。是龙安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东风乡区位优势突出,人文资源丰富,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环境优美舒适。辖区境内有安彩集红旗渠集团、安钢集团等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是商贾云集的安阳市工贸中心、豫北家具中心和商贸城,有别具特色的安阳市包装材料工业园,是一片投资兴业的沃土。
近年来,东风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乡位优势,紧紧围绕龙安区委、区政府审势度势制定的实现“四个战略,三个翻番”发展战略,制定了符合东风乡实际的“发挥三大优势,抓好四个布局;优化软硬环境,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具体是:发挥三大优势。即: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的政治中心优势,安玻、安烟、区包装材料工业园所在地的经济优势和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优势;抓好四个布局。即:东商业、西运输、南工业、北物流的产业布局。优化软硬环境。即: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人口素质、广泛吸引人才、出台配套政策、保持大局稳定等方面营造人文软环境;在道路、水、电等方面营造基础设施硬环境。推进协调发展。即:推进全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强乡富民发展规划。
东风乡通过调查研究,调整确定了经济发展思路,将原来传统产业布局三、二、一变为二、三、一,带领全乡人民走工业强乡之路。工业经济按照“东商业、西运输、南工业、北物流”的经济产业布局逐步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东风乡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意见》,成立了招商办,建立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代办一切落户、开办手续。同时,优化治理企业周边环境,开展警、企、地共建活动,使东风乡形成政府高效率服务,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7、云南省永胜县东风乡东风乡是省级重点扶贫攻坚的506个贫困乡之一,位于云南丽江市永胜县东南部,距县城104公里,是丽江、大理、楚雄三个地州的结合部。全乡总面积488.1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2854人,境内有傈僳族、彝族、汉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傈僳族占全乡总人口的86.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2元,人均有粮296公斤。
经济发展思路:打基础、抓产业、兴科教、保生态。
打基础:新建阿拉坪三面光水沟一条,维修32条小水沟。新修人畜饮水工程三件,解决286户1436人的饮水问题。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8.5公里解决113户416人的照明问题。
抓产业:主要抓经济林果(花椒、核桃)和畜牧业两大产业,兼顾烤烟生产。经济林果的种植以花椒、核桃等干果为主,其它品种适当发展。畜牧业主要做好山羊品种改良,防疫治病等工作,并将其培植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
兴科教:东风的贫困不单是经济的贫困,归根到底是知识的贫困、科技的贫困和人才的贫困,为了真正达到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效果,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加强基础教育,继续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把全乡五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管理。二是对中青年群众进行实用科技的培训,力争户均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
保生态:首先是加强天然林保护38.765万亩,禁止偷砍盗伐,然后是加大对沼气建设的力度。
8、黑龙江省木兰县东风乡东风乡隶属木兰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白杨木河西岸。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0公里。原属利东公社管辖。1972年将利东公社东北部划出部分生产大队成立东风公社。1984年春,改为东风乡。
东风乡辖境东北部为林区,设有县属东风林场。全乡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全乡共辖利勤、利山、东山、新生、民生、四合、和平等7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7193人,其中朝鲜、回、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乡政府驻地利勤村。
9、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朝阳区东风乡位于市区东郊,亮马河以南,西与六里屯街道、朝阳公园相接,东与平房乡、东坝乡接壤,南侧与八里庄、六里屯街道相邻。东风乡地处绿化隔离带地区,辖区面积7.38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3226人,其中农业人口5120人,流动人口约4万,总计73000多人。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将以实施绿化隔离带建设为平台,以房地产开发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发展新企业,规范旧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10、湖南省宜章县东风乡宜章县辖乡。1949年属黄沙乡,1950年属黄沙区,1956年设复兴乡,1958年并入黄沙公社,1961年析置复兴公社,1966年更名东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与广东省接壤,距县城42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乡政府驻贺家。107国道过境。辖笠头、贺家、台霄、竹梓塘、菜子冲、石江、水尾、元壁、龙江口、杨桐江10个村委会和东风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水电、建材等业。风景名胜有元壁水楼、水尾出水洞。
11、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东风乡东风乡面积:53.66平方千米人口:8900人邮编:412508代码:430225208
全乡辖13个村委会:高山、高峰、金山、木新、太平岭、东星、西

草坪、新垅、上村、三口、红星、红光、沿汾。乡政府驻下木山。
昔为安仁县地,1955年属安仁县草坪、大鹏、玉秋3乡,1955年划入酃县合并为太平公社(湖南地名网:1954年划入酃县,时为太平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太平公社,1969年改东风公社(湖南地名网:1970年3月改名为东风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
[2]东风乡下辖村:
高山村
高峰村
金山村
木新村
太平岭村
东星村
西草坪村
新垅村
上村村
三口村
红星村
红光村
沿汾村
东风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7918
男
3958
女
3960
家庭户户数
2300
家庭户总人口(总)
7695
家庭户男
3804
家庭户女
3891
0-14岁(总)
1823
0-14岁男
897
0-14岁女
926
15-64岁(总)
5301
15-64岁男
2711
15-64岁女
2590
65岁及以上(总)
794
65岁及以上男
350
65岁及以上女
44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