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叶子烟是宜宾民间对晒烟俗称。另外,也有人将它称为“土烟”或“旱烟”。

据《宜宾县志》等书记载,市境最早种植叶子烟的是宜宾县,是“请顺治十六年(1659年)由什邡县引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由于烟草公用性的逐渐显示,清中叶起叶子烟已成为市境各地待客应酬佳品,宜宾农村农民逐渐将之列为经济作物,于是民谚有“一烟、二麻、三甘蔗”之说。各县先后普遍种植。其中,宜宾县以“泥溪烟”驰名。南溪县所产“河烟”远销省内各地,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种烟8500亩,总产达8779担之多。

叶子烟在清代和民国时期,还被加工为丝烟(俗称“水烟”)在城乡广泛销售。民国32年,仅宜宾城便有丝烟产制商75户,南街“罗益美”的炕丝烟名气颇大,曾批发远销滇东各地。另有下走马街的“庆昌元”,以及城内“饶永泰”、“石洪顺”、“永庆”、“瑞川”、“协昌”等均负盛名。宜宾县横江镇的“人字烟”、“雷字烟”,江安县“金生烟庄”、高县陈家烟铺、南溪由义街“烟魁”,长宁旧县城“王水烟”均远近闻名。

《宜宾市烟草志》(复审稿)统计,我市境内叶子烟生产在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中,累计种植963946亩(翠屏区除外),产量达1540298担。1988年种烟最多,产量达84666担;1999年种烟最少,仍有2080担。虽然近年农村吸用香烟的人多了,但许多老农仍喜欢叶子烟,有的认为,其韵味依然不可能被红塔山、阿诗玛所取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