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才
(1)杨国才: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杨国才,女,白族,1954年10月生,云南大理人。
教授,社会学、伦理学硕士生导师。
现任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第九、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少数民族女性学、性别社会学和民族伦理学。
1980年代起由研究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生产起步,逐渐进入对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生存与发展、道德规范、生育健康、教育、权益保护等问题的关注与研究。
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学科建设,创建“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1999年起在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硕士点开设女性学研究方向,开设女性学、性别社会学等多门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在女性学教学与研究中,倡导社会科学与医学的结合,实现了高校、党校、妇联、社科院联动的局面。应邀在省内多家高校及妇联系统进行专题讲座。多年来,作为社会性别方面的专家,参与多项国际、国内项目的培训工作,多次对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医务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社会性别知识培训。
主要著作有《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情系苍山、魂泊洱海——白族女性》、《白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等,并参与组织编辑《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云南女性文化丛书》、《社会科学与生育健康丛书》。相关论文有《云南藏族女性的教育与发展》、《扶贫开发与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佤族女性气质与女性角色的建构》、《云南怒江傈僳族妇女与宗教》、《云南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尝试》、《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建构与发展》等。
近年来参与、主持的重要研究课题和项目有:“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道德规范问题研究”、“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以社区为基础的生育健康,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云南高校女性与社会性别学的教学与学科建设”、“民间妇女手工艺口述史”、 “多学科视野下的艾滋应对”、“高校社会性别教育与少数民族社区社会性别意识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等。
(2)工程师:杨国才杨国才 男,1943年12月生,福建泉州人,祖籍福州。
196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本科)发动机专业,此后一直在航空工业部的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资深工程师;现工作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工作多有建树,突出的有:解决了国家重点的某高空台高空舱进排气管道系统公称直径Dg800—Dg3000毫米口径波纹管式膨胀节的设计、研制难题;填补了我国1974年一项重要工业产品空白,因而在上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勉励,《人民日报》曾以头条整版篇幅对该新品试制做了及时报道;推广应用后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从1983年起,主持并参加了航空工业部重点的进气道/发动机匹配课题进气道旋流专题的理论、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与在研型号相结合的预期的系列成果,在国内尚属首家,居技术领先水平。对研新的某飞机推进系统稳定性评定、设计定型,乃至今后的飞机改进改型,都将具有重大参考价值。自1992年以来,结合本职工作,先后撰写了30多篇学术论文,多数应征在全国性专业会议上宣读,得到好评。
主要著作已出版30篇,其中在国内航空航天类权威期刊(国际航空)及核心期刊《推进技术》等上共发表了15篇,被国外权威的二次文献(反映当今世界工程技术发展新成就)美国的《EI》收录了5篇。由此体现了主要业绩已“得到了庄重的社会承认”。此外,《S弯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的评定》一文(中、英双语版本),被国家航空科技局选中,出席了1994年度中俄机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技术研讨会,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同;《在流场匹配方面进气道反旋流措施的工程应用研究》一文,在1995年收到入选《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全》第二册通知;《可调几何腹部进气道设计研究与思考》一文,在1998年12月收到入选《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辉煌篇章》丛书第二卷通知。《F/A—18E/F飞机发动机的CARET进气道》一文,在1999年9月收到入选《中国九五科学研究成果选》第二卷(自然科学)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