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主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社会建构主义是由20世纪着名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984年)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的。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性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外界条件的观念,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而这种建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而不同。福柯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同性恋和异性恋,只是在近代才被建构起来的概念。

社会建构主义相信,之所以会有同性恋和异性恋之分,是被历史和文化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生理和心理上的自然属性决定的。19世纪,同性恋这个群体,在文化及环境的影响下,被创造而“变成”了一种人。从根本上来说,社会建构倾向于同性恋后天说和境遇说,即倾向于认为同性恋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福柯有关性倾向与社会建构的思想受到同性恋活动分子的强烈反对,因为社会建构主义只强调外界与文化的作用,而否定了人之内心的首要感受。

但福柯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同属社会建构,并无必要判定孰对孰错,而且同性恋解放也不必以同性恋的先天性为基础。相反,他认为社会建构对同性恋运动有着积极意义:“反方向的表达也在同时形成:当医学界创立某种语汇把同性恋者划分为劣种时,同性恋者也开始利用同样的语汇来为自己说话,要求他们的‘自然性’得到承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