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灵台

我国最早的天文台遗址之一。
1974年发掘。在河南省偃师县大郊寨村北(即东汉首都洛阳城南郊)。创建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原为一方形高台建筑,现存台址,东西宽约31米,南北长约41米,高8米。灵台分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为环筑回廊式建筑;上层平台为观测天象的场所,其四周各有五间建筑物,为观测人员整理天象时的衙署。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主持与组织灵台的天文工作。至曹魏、西晋时,灵台仍继续使用,作为国家天文台达二百五十年之久。
我国最早的天文台遗址之一。
1974年发掘。在河南省偃师县大郊寨村北(即东汉首都洛阳城南郊)。创建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原为一方形高台建筑,现存台址,东西宽约31米,南北长约41米,高8米。灵台分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为环筑回廊式建筑;上层平台为观测天象的场所,其四周各有五间建筑物,为观测人员整理天象时的衙署。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主持与组织灵台的天文工作。至曹魏、西晋时,灵台仍继续使用,作为国家天文台达二百五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