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村
1、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龙塘村在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镇境中部,东接赤农村委会,北依福田村委会,西靠华林村委会,南与大塘 、木棉村委会相连。面积18.63平方公里。辖石盆、陈宅、下池、烧灰埚、月塘、石引、北龙寮、杨宅、那湾、安留、水头、岸东、排村、龙板、龙城、北旺、虎头墩等17条自然村。村委会办事处在龙塘圩。2004年,全村委会有1015户5226人,劳动力2728个;耕地面积13189亩;机械总动力3687千瓦;工农业总产值2890万元;年均纯收入4343元。有小学12所,初级中学2所,是龙塘镇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及镇府所在地,那板村为195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中野战军军医院的所在地,如今在那板村和安留村尚遗有40多座渡海英烈的坟墓,建有烈士纪念碑。有集贸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北调蔬菜瓜果交易市场、有大型酒精厂1间及大型的香蕉专业商贸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
2、广东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塘村龙塘村西与人和镇毗邻,辖内有11个生产社,全村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36亩。村本地户籍总人口4036人,其中农业人口3600人。农业种植主要以水稻、蔬菜为主,龙塘村盛产"龙塘萝卜",广东国际皮划艇训练基地位于村内。
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新华乡龙塘村龙塘村委会隶属新华乡,地处新华乡东面,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64公里。东邻蒲川,南邻大摆田,西邻龙井山,北邻梁河。辖干塘子、寨子脚、标杆脚、塘子边、宝石洞、茶叶林、 唐家寨、生基塘、等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43户,有乡村人口1489人,其中农业人口1488人,劳动力764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2人。
全村国土面积11.67平方公里,海拔1756米,年平均气温15.2℃,年降水量1828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茶叶、林果…农作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4、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木场乡龙塘村该行政村隶属镇康县木场乡,地处 乡(镇) 边,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路面,交通方便,距县 公里。东南邻木场乡木场村大伙房组,西邻木场乡打拢村,北邻木场乡芹菜塘村。辖乌木田、剥相洼一、二组、龙塘、大堆堆一、二组、相塘一、二组、青树、新寨、树根一、二组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96户,有乡村人口2060人,其中农业人口2060人,劳动力80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07人。
全村国土面积51.5平方公里,海拔1755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9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155 亩,人均耕地2.5亩,林地8002 亩。
5、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黄草岭乡龙塘村龙塘村隶属元阳县黄草岭乡,地处乡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等外级公路,交通方便,距县城南沙121公里。东邻堕铁村委会,南邻依东村委会,西邻堕碑村委会,北邻黄茅岭乡石门村。辖龙塘、陡沙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32户,有乡村人口1472人,其中农业人口1472人,劳动力8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58人。
全村国土面积5765.1平方公里,海拔1420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木薯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553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4212.1亩。
6、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乐港镇龙塘村乐港镇龙塘村祠堂聚集着新型农机耕产业化专业化合作社5000亩基地的150多位农民,省农函大校长及乐平市科协主席亲自为学员发放了学习用具和课本。随后,徐英法高级农艺师以栽种无公害水稻应把握选种、育苗、播种密度及防病防虫和管理作了详细的讲解,指出“肥田靠发、瘦田靠插”好措施,并提出了“统一供种、统一打药、统一收购和分配效益”三统一分的好建议,介绍了“丰大优3号”、“全优F6”、“安两优25”等新品种,并在课堂上提问,向积极回答正确的学员颂发了奖品;之后还下田间与粮农面对面交流,提出栽种无公害稻米要播种绿肥红花。[1]
7、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龙塘村村务概况龙塘村又名“白龙塘”,传说八仙中铁拐李杖嬉戏中的三条大龙,其中一条白龙惊恐中飞至于此,故称为“白龙塘”,后又改为白泥塘,建国后改为龙塘。该地位于马安镇最南部,东与良进镇相接;南与永湖镇相连;西枝江从该区流经而过。该区建于清朝熙年间(721年)。据族谱记载,该地居民的始祖是文天球(文天祥之弟,历任惠州知府,广南巡抚道台,相当于广西省省长)。该村距离惠州市13公里。全村辖6平方公里,有人口1946人。有耕地面积240公顷。2006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 龙塘村水源丰富,西枝江从村的北面流过。全村同一姓氏:姓文。其根源是江西吉安文天祥同族后裔。村中有380多年历史的文祖祠一座,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地理交通龙塘村交通便利,马永公路、莞惠高速公路(在建)从村的西面、南面经过,是惠州市数码工业园的规划区。现有可供村集体开发的埔地约3500亩。
主要工作近几年主要村务成绩有: ⑴、引进供香港的蔬菜场一个; ⑵、供深圳的蔬菜场一个;(两场面积共达1600亩。) ⑶、引进浙江商户养鳗鱼塘面积1500多亩; ⑷、2003年投资160万元新建村办小学(笃材小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各一座,建筑面积共1765平方米。 ⑸、2006年投资230万元,新建贯通全村的(宽3.8米的)水泥村道7.5公里。[2]
8、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龙塘村龙塘村是云浮市郁南县边远山区东坝镇的一个行政村,面积10.2平方公里,有23个自然村,共895户,约4000村民,是我省首批“美德在农家示范点”之一。近年来,龙塘村通过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村里的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各项工作成绩显著,1996至2000年先后被云浮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村、文明标兵村;连续多年被县委、县府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评为十佳模范党支部;去年龙塘村被省妇联授予“美德在农家示范点”称号,并荣获2001-2002年度云浮市“公民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的光荣称号;今年又再获广东省固本强基示范点的殊荣。
几年来,龙塘村委会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村的硬件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位和丰富了精神生活。一是抓好中心村和全村的发展规划,完成“三图一书”的修编;二是搞好交通道路建设,对县道过境公路进行改造,建设成为二级水泥路。同时,搞好村内道路硬底化和自然村道路建设;三是完善教育配套设施。建成分别占地30多亩和20多亩的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初级中学和完全小学各一所,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四是完善医疗卫生配套设施建设。在村新街兴建了东坝镇医院龙塘分院,并按照镇级医院的标准配足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解决了龙塘村及附近约3万人的就医难问题;五是兴建了村自来水厂,使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喝水难的问题;六是在去年新建成一个总面积5000平方米,集舞台、篮球场和其它娱乐设施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为丰富群众的文体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七是翻修中心村街道排污下水道,新建无公害公厕;八是美化绿化村容村貌,中心村栽花种草,街道统一安装街灯,村内主要干道两旁规划建设了绿化带。[7]
9、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江东龙塘村龙塘村位于涓水旁,南河穿境而过,东靠石溪村,南傍成伦村,西毗江东村,北接白山村;全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43余农户,1800余人,31名党员;全村象一个“人”字朝两边分开,地带狭长,全长村头至村尾延绵长10离,沿岸树木葱茏,景色宜人,一座小二型水库为全村人民保证了充足的农业用水。[4]
10、贵州省毕节市达依乡龙塘村基本情况龙塘村地处云贵高原,古代属具有辉煌历史的夜郎古国管辖,如今归属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提出建立的国家级生态试验区——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居住着彝苗汉等几个民族,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无霜期200天,年平均气温11℃,年降雨量860毫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倒春寒、冰雹、洪涝、冷雨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差,土地破碎,贫瘠瘦薄,日照不足,是全国的一类贫困村。生活状况全村有5个村民组370户1550口人。全村人均收入7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有165户,742人,人均625元的特困农户135户,540人,无劳动力和收入来源,需要民政救急的农户30户,110人,人畜饮水困难户323户,1341人。这里的居住条件极差,大多数农户居住的房屋为土墙茅草屋,面积狭窄,光线暗淡,破烂不堪,有的甚至无土墙,用荆条或农作物秸秆作墙壁或屋顶,夏不能渡雨,冬不能避寒。并且是人畜同屋,屋内屋外污水横溢,蚊蝇乱飞,易患疾病,患病后又无钱医治,多数是顺其自然。这些家庭家徒四壁,一般家庭固定资产不到260元,人均纯收600元,解决油盐酱醋茶等日用必需品都十分困难。
文化素质龙塘村全村适龄儿童322人,小学入学率达到98%。这里小学的学费虽然仅为每学期70元,但是对于这些处于绝对贫困的家庭来说还是无力承担。这里一般的家庭都是两到三个孩子。能读到小学毕业的并不多。大部分读到四年级就辍学在家,帮家里干些农活或到外面打工。
农业生产全村有耕地面积1985亩,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994. 55亩,占50%以上,人均占有1.28亩。这里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人均占有粮食500斤。除去种子和饲料,所剩粮食只够吃10个月,有2个月要靠地方政府供应或靠亲戚朋友周济。
基础设施全村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群众用电、人畜饮水特别困难。至今不通程控电话。[5]
11、山东省潍坊市黄楼镇龙塘村黄楼镇龙塘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4公里,北距胶王公路1公里。属半丘陵地区。截止到2009年3月,全村耕地面积67公顷,160户,575人。
据该村《高氏族谱》载,高姓原籍东昌府冠县白顾村,其始祖明初以“靖难”之功授官山东都司都指挥佥事,世袭青州左卫指挥使。遂落籍于青州,庆隆初年迁居龙塘村。因村西有水塘,俗称“老龙湾”,常年有水,村因名为“龙塘”。
青州龙塘村高氏,历经明清、民国,沿革600余年,人才辈出,前贤众多。明代九辈共出了10位指挥使。其中四世高昱、五世高鸿翀父子,为一文一武举人。七世高有闻,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仪制司主,著有《崇俭约》《石芴堂集》。八世高梓,监生,任浙江松阳知县,撰有《读史漫录》《列卿年表》。
龙塘村西有一古庙,青砖青瓦建筑。北大殿3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势宏伟。内有观音菩萨3尊,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墙壁彩绘《封神演义》《二十四孝》《三国演义》等人物画像。另有土地庙、龙王庙、炉姑庙各一间。庙宇由道士住守看管。每逢年节,乐善好施之人都去烧香祭拜。祈求免灾降福,风调雨顺。1950年代被毁。[6]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龙塘村
村情概况

龙塘自然村隶属于益智乡塘房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益智乡东边,距离塘房村民委员会8公里,距离益智乡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6.21平方公里,海拔1,480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25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等作物。
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95亩(其中:田151亩,地144亩),人均耕地1.5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7,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1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400亩,其中养殖面积1,400亩;其他面积42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4户通自来水。有44户通电,有4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0.91%和90.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29.55%和22.7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0亩,有效灌溉率为47.4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2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20万元,占总收入的36.8%;畜牧业收入1.90万元,占总收入的7.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6头,肉羊52头);渔业收入2.50万元,占总收入的10%;林业收入10.10万元,占总收入的40.4%;第二、三产业收入0.50万元,占总收入的2%;工资性收入0.80万元,占总收入的3.2%。农民人均纯收入953元,农民收入以林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8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2人(占劳动力的11.34%),在省内务工22人。
人口卫生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44户,共乡村人口194人,其中男性105人,女性89人。其中农业人口194人,劳动力15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44人,彝族5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6人,参合率59.79%;享受低保2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8公里,距离乡卫生院20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益智中心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益智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0公里,距离中学20公里。截止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6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75个(劳均0.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