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头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喙头目

喙头目Rhynchocephaliformes

爬行纲鳞龙次亚纲的一目。头骨具上、下2个颞孔,脊椎双凹型,肋骨的椎骨段具钩状突;腹部有胶膜肋;肱骨的远端有肱骨孔。在三叠纪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几乎遍及全世界。侏罗纪的正原蜥与现今的喙头蜥相近,1亿多年间,没有太大的区别,显示其为演化速度很慢的动物,因此有活化石之称。

喙头类的外形很像蜥蜴,其差别为有锄骨齿;有发达的胶甲;雄性无交接器;泄殖肛孔横裂;有瞬膜(第三眼睑),当上、下眼睑张开时,瞬膜可自眼内角沿眼球表面向外侧缓慢地移动;头顶有发达的顶眼,具有小的晶状体与视网膜,动物幼年时,可透过上面透明的鳞片(角膜)感受光线的刺激,成年后,由于该处皮肤增厚而作用不显。体被原始的颗粒状鳞片。

该目唯一现生种为喙头蜥,又名楔齿蜥。体长500~800毫米。雄性较雌性大,通身橄榄棕色,背面被以颗粒状鳞片,每一鳞片中央为1小黄色点;背面和腹面皮褶处有大鳞片;背,尾脊部有由较大的三角形鳞片构成的鬣。喙头蜥白昼栖居洞穴内,夜晚活动。在低温下比其他爬行动物活跃。体温可比周围气温低。多栖居在海鸟筑成的地下洞穴中,彼此和睦相处,喙头蜥的主要食物是昆虫或其他蠕虫和软体动物。卵长形,长径约28毫米,白色,硬壳。19世纪以前,喙头蜥主要栖居于兰本岛上。目前仅残存于新西兰北部沿海的少数小岛上,濒临绝灭边缘。

喙头目

Rhynchocephalia

爬虫类的一目,发生于三叠纪和侏罗纪;产于新西兰的斑点楔齿蜥(tuatara)为唯一的现存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