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髡残仙源图

【名称】清髡残仙源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髡残的绘画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山石多用披麻皴、解索皴来表现的技法得自王蒙,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近于黄公望。他重视师法自然,流连山水,创造出用渴笔、秃毫,浓墨渲染来表现结构严密,奇辟幽深,空朦茂密的江南山水,风格自成一家。这幅《仙源图》笔法简括,多用秃笔,苍劲老辣,浓墨皴擦斫,与疏括的短笔相应,笔致变化多样,勾框有“屋漏痕”的笔法,使画面更生朴拙天然之趣。
髡残,字石溪,俗姓刘,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出家为僧后,以髯残为法号,字是石溪。这位和尚画家,对明朝十分留恋。曾参加过抗清运动,失败后逃入桃源深山,生活过得实在艰辛。云游天下之后,终于定居南京。他的禀性直率,除明代遗民外,很少与人交游。
石溪大概为人豪爽,由这幅即可见其一斑。郁郁葱葱,皱皱苍苍,只靠石溪的简单得有点笨拙的笔法,不作精细描绘,这番另有乾坤的山水就呈现在面前。其实近看只有墨点,点点点点,山石水波,闲云草房,皆是点出来的。统看当然极为壮阔、悠远、写实。不以细部雕琢为意,但山水之气势在他的笔下却难以掩住。它们都实在太生动精彩了。
《仙源图》作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作者已年五十岁,仙源摘自他画中题诗,画中的景看来描写的是黄山。正在盛年的石溪靠他优秀的笔法,描画出了这番如此优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