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伊卜三角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哈拉伊卜三角区

埃及和苏丹的东段边境有一段“奇怪”的边界线。

一条是按北纬22度划界,而另一条则向北偏移,

形成了一块三角区域。 这块区域就是哈拉伊卜三

角区(Hala'ib Triangle ),面积 20,580 平方公

里,位于非洲红海沿岸。 最大的城镇是哈拉伊卜。

哈拉伊卜三角区的主权存在争议,埃及和苏丹都宣

称对这块土地拥有主权。

哈拉伊卜是埃苏边界靠近红海,当地人口不足1 万。这片“不毛之地”的归属问题,是埃苏不时交恶的主要症结。1 8 9 9 年,英国政府同埃及签署协议,划定北纬2 2 度线为埃苏国界线,该线以南归苏丹,以北属埃及。殖民主义者这种“一刀切”的划界法,把生活范围分别横跨该线的白沙利亚和阿巴伊达两个部落“切成两半”。为解决由此而产生的问题,英国建议埃及同意苏丹在该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管理当地的苏丹人。于是1902 年,英国又画一条单独的 " 管理边界 ", 在北纬22度线以北的三角区区域被划归苏丹管辖,在哈拉伊卜地区形成了领土归埃及、管理权归苏丹的复杂矛盾,使埃苏长期就哈拉伊卜归属问题争执不断。

1958 年,埃及纳赛尔总统派遣埃及军队进入争论区域,但是不久又撤回了军队。

后来双方搁置了对该区域的主权要求,但这块土地一直在苏丹控制之下。1992年,两国又起争端,原因是苏丹政府授予一家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哈拉伊卜三角区附近水域的石油钻探权,埃及表示强烈反对。双方因此再度开始谈判。而这家加拿大公司也放弃了这项生意,除非主权问题解决。

2000 年1月,苏丹撤回了驻扎在哈拉伊卜三角区的军队,放弃了对靠近埃及的这个地区的控制。埃及军队其后一直控制这块区域至今。

然而,苏丹总统阿尔巴希尔在2004年宣称,尽管他的国家撤退 ,埃及控制了哈拉伊卜三角区,但是那个三角区仍然合法地属于苏丹。 他坚持了苏丹决不放弃哈拉伊卜城和它周围区域。

最近在该区域新发现的石油储藏可能已经促使苏丹政府决定重新提出苏丹对该区域的主权要求,而且这只能增加双方宣称拥有该地主权的欲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