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颜倴盏
倴城的发轫者――那颜倴盏那颜倴盏,生年不详。系元朝初年名将,《元史》中有传。“那颜倴盏”为蒙语译音,“那颜”的意思是官人,“倴盏”是其名,即塔察儿。
塔察儿,出身属于蒙古许兀慎氏,博尔忽(成吉思汗母亲的养子,当时号称“四杰”之一)的侄孙。曾经担任过成吉思汗的宿卫,任伙儿赤。元兵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他被任命为燕南大断事官。在此期间,他活动在华北地区,曾在此地镇守,凿挖通津河,修筑土城,用于屯粮集草。该城高18.5-20.5米,城墙底宽20.6-25.8米,全城占地12万平方米,城墙用黄土夯成,内外无砖石,实体坚固。“共遵明禁”一碑的碑文记载:“此处居民先世皆聚族古城内,北有通津河,南有海城坞,设重兵防守,盖一时重镇也。厥后,居民渐南,距古城半里许,即今所谓倴城者。夫其名为城也,其沿古城旧址而名之欤,抑古城之即为城,因其名于居民之所,而旧城特别以古名之欤”。由此可知,古城就是倴城,居民曾在城内居住,后来人口繁衍,逐渐南移,城之名带到新的居住地段,原城便称古城了。
之后,那颜倴盏又随元太宗征战南北,曾经下河东各州,率军破潼关,取陕州、洛阳,围困河中府,战功显赫。1232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又统领各路兵马围困金哀宗于蔡州(今河南汝南)。次年,金朝灭亡。金朝灭亡之后,朝廷命他抚镇中原。1236年,攻克宋光、息州等地。同年,受赐五户丝户于平阳,又得息州军民三千户。后,驻兵河东,分置营幕在闻喜县东镇南山下。1238年,他率军攻打寿州(今安徽凤台)时死于军中。
那颜倴盏与倴城"倴"字在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不见,以目前所见,最早出现是在元代脱脱撰的《宋史》、《金史》中。《宋史·卷四一二·列传第一七一·孟珙传》载:"(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大元将那颜倴盏追金主完颜守绪,逼蔡,檄珙戍鄂,讨金唐、邓行省武仙。而到了现代字、辞典中,"倴"字则是字与城连,却不见为人名之说了。
"倴"字虽然在元代晚期撰著中即已出现,但"倴城"作为一个城镇的名字,以目前所见,最早见诸文字,却是迟至明朝弘治年间的事情。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修撰的《永平府志·古迹》载,"倴城废县(疑为城),在滦州南六十里。"此后,除在方志中如修、续的《永平府志》、《滦州志》、《滦县志》等外,其它通志、地理专著中都没有它的名字。然而,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野处深山"数百年后,"倴城"一词,却又现身于两部最具权威性的辞书《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而且释义都只有一条,《辞海》释义为:"城镇,在河北省东部。滦南县革命委员会驻地。"《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则是:"地名,在河北。"
倴盏,是元初将领塔察儿的"又名",塔察儿又写作搭察儿、塔察而、搭搭儿。塔察儿,一名倴盏,居官山。关于倴盏,《永平府志》、《滦州志》、《滦县志》等地方志书乃至《康熙字典》都与那颜连读,作"那颜倴盏",以至有人认为倴盏的姓名就是"那颜倴盏"。其实,称倴盏为"那颜倴盏"固然不错,但如果认为倴盏姓"那颜"或倴盏的名字就是"那颜倴盏",则是过犹不及了。因为那颜是蒙语转为汉语的音译。那颜读作"nuō yān (挪颜)",因为语言翻译的缘故,汉语很难用一个简练、准确的词释义。
塔察儿,出身属于蒙古许兀慎氏,博尔忽(成吉思汗母亲的养子,当时号称“四杰”之一)的侄孙。曾经担任过成吉思汗的宿卫,任伙儿赤。元兵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他被任命为燕南大断事官。在此期间,他活动在华北地区,曾在此地镇守,凿挖通津河,修筑土城,用于屯粮集草。该城高18.5-20.5米,城墙底宽20.6-25.8米,全城占地12万平方米,城墙用黄土夯成,内外无砖石,实体坚固。“共遵明禁”一碑的碑文记载:“此处居民先世皆聚族古城内,北有通津河,南有海城坞,设重兵防守,盖一时重镇也。厥后,居民渐南,距古城半里许,即今所谓倴城者。
1946年5月成立滦南县,治所就在倴城。1956年滦南县撤消,倴城划归滦县,1958-1962年又划归乐亭县。1963年又恢复滦南县,这里才又成为县城。
2004年,在县古城广场修筑了那颜倴盏塑像,以纪念他建城的业绩,同时还修筑了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皮影大王张绳武和乐亭大鼓靳派创始人靳文然的雕像。
2001年滦南县邮政局以那颜倴盏为题材印发拜年卡一枚,设计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县文管所所长刘国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