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村
孔村孔村(鄢陵县柏梁镇),明代,孔姓建村故名。蔡河故道经村南。据传古时河运畅通,客货云集,盛名一时。有“只知孔村店,不知鄢陵县”之说。今孔姓已绝,蔡、张二姓居多。
孔村现辖7个村民小组,1047口人,258户,耕地1641亩,主导产业为花卉业,花卉面积895亩。孔村的花卉业发展迅速,是柏梁镇新兴的花卉专业村。前两年的孔村侧柏曾远近闻名。现主导品种有:桧柏、大叶女贞、木槿、栾树、百日红、法桐、青桐、国槐、白蜡、红叶桃、碧桃、白玉兰、广玉兰等。2004年人均纯收入3890元,安装程控电话104部,有线电视59户,拥有手机174部,拥有各类轿车、摩托车、工具车150辆,安装宽带DVD16户。
孔村山东省冠县店子乡孔村,因传孔子周游列国曾在此留宿而得名。初名孔圣村,后简化为孔村,后因村子逐渐扩大,人口太多难于管理,分化为两个支部,东孔村和西孔村。齐姓占东孔村95%的人口。
义和团初期,朱红灯、赵三多曾在孔村收徒授艺,习武者众多,多擅长梅花拳。梅花拳15、16代拳师均已故去,梅花拳第十七代传人齐庆春,是远近闻名的拳师。
1943年4月17日,日军集中13个县的兵力,4000多人,突然对冠县孔村一带实行“铁壁合围”,冀南军区七军分区基干团、马颊河支队、冠县一区队被围在合围圈,因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多次突围,均未能突破敌人包围圈。由于战斗伤亡很大,战士们与攻上来的日伪军展开了巷战,白刃格斗,战斗持续到当日下午2时多,除一部分突出重围,大部指战员壮烈牺牲。
孔村是鲁西北辣椒生产基地,是辣椒产业的集散地。种植辣椒历史已有20多年历史,品种众多,有益都红,新一代,三樱椒,金塔,亚平,二金条,8819线椒等。 市场潜力巨大,年成交量100万公斤,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是北方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