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邮票
具有多重价值的赤色邮票监利县博物馆收藏的“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发行的面值“壹角”邮票,经湖北省博物馆专家组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
1986年4月下旬,监利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该县红城乡进行文物调查时,得知该乡农机供应站职工邵名杰收藏有一枚“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行的邮票。当我们来到邵名杰家核实此事时,他很乐意地拿出了这枚邮票,并给我们讲述了这枚邮票的来历:“我从小就喜爱集邮,六十年代初,我随父母在湖南长沙读初中,这枚邮票是我读书时用十几枚邮票与同学换来的,一直保留到现在。”他明确了我们的来意后,任何要求也未提,便忍痛割爱将这枚珍藏了三十余年的邮票捐赠给了县博物馆。监利县人民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他的捐赠义举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1000元奖金。
该邮票图幅24×22毫米,黄纸上刷红色,石印,无齿孔。主体图案为:地球中央套一面镰锤、五星图案的旗帜;地球周围饰放射状纹饰;地球图案上方自右至左印有弧形排列的正楷“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字样,四角圆形开光分别印有宋体的“邮票”,“壹角”字样。
湘鄂西赤色邮务,是随着根据地的开辟发展起来的。1929年9月,中共鄂西特委根据业已形成的红色割据形势,为了统一指挥,作出“交通网的布置,须特别周密,联络上方能敏捷”。并委托中共监利县委在郭家铺正式成立了“洪湖赤色邮务总局”。原鄂西游击总队特务大队党代表刘洛霞被任命为邮务总局局长,配备邮务员70余人,马50余匹。
1930年4月,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成立,原洪湖赤色邮务总局更名为“鄂西赤色邮务总局”。魏炳奎任局长,后由屈阳春接任。总局设有收发、交通、秘书、油印四股,并下辖四个直属支局。
1930年9月22日,邓中夏,贺龙率红二军团攻克监利县城,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此举标志着整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鄂西赤色邮务总局随之更名为“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
1931年12月11日,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监利县周老嘴心慈庵召开,成立了“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原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易名为“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并发行了冠以“省”字的赤色邮票,邮务规模相应扩大。当时“各县有分局,各区有支局,全湘鄂西邮政人员在五百人以上,各机关送信要贴邮花,但邮花费收入归省财政部”。
1932年10月,湘鄂西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加之王明“左倾”路线的严重危害,省交通部部长陈克昌、赤色邮务总局局长戴燧等同志先后牺牲。随着洪湖苏区的丧失,湘鄂西赤色邮务也夭折了。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赤色邮务从创立到发展壮大,持续有三年之久。它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发挥了独特作用。这枚邮票就是湘鄂西革命斗争史的真实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