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板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上下板塘是由上板塘和下板塘组成。

惠州桥东的上板塘和下板塘,市民将其称为“灯饰一条街”。如今的上板塘和下板塘属于商业旺地,以新建路为界,两条街隔路相望。但是,在很久以前,上、下板塘是连在一起的大湖塘。

传说柏树倒下“砸”出湖塘

传说上、下板塘相连的湖塘原是一块陆地,长有一棵老柏树。这棵“修炼成精”的柏树,因为不自律,受到上天惩罚,被雷公劈成两半,一半跌落东江,随江水漂流到了南海;另一半跌落在原地,把地面砸陷。后来,这陷下去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大湖塘,被当地人称为木板塘。

随着社会进步、人口增多和商贸的发展,西枝江东面形成了以集贸为中心的水东街。后来,为了商贸的发展,西枝江边修筑了一个码头,名为淡水码头(即惠州市第二中学门前到西枝江大桥一带的地方)。当时,人们将淡水码头上岸的货物运送到水东街销售时,由于木板塘的间隔,需绕道新民街(即今市六小一带)。为节省搬运开支,水东街的商家出资从包公巷至西枝江边修筑了一条河堤,把木板塘隔为两边,变成了上板塘、下板塘,这条河堤就是现在的新建路。

以前,下板塘属于低洼地带,洪水时积水,所以环境比较恶劣,卫生也很差,有些地方还成为了乱葬岗。当时有这么一首歌谣:上板夹下板,鲤鱼随水铲;若然葬的中,代代拿朝简。若然葬不中,代代拿桡板。这首歌谣的意思是说,在下板塘一带安葬家人,如果安葬的地方风水好,后代就可以吃皇粮(在朝廷当官才能拿朝简),是属于上九流的人;如果安葬的风水不好,后代就只能当船民了(拿桡板),是属于下九流的人。

现状鱼塘改造成商业住宅区

1964年,上板塘、下板塘成为桥东创新农场的鱼塘,面积加起来超过百亩。到了1986年,上板塘由城建第二开发公司负责开发,抽东江沙填塘,按照城市规划,建成了配套齐全的生活小区,其中的主干道为桥东路,道路两边的房屋成了商铺,大多售卖灯饰和窗帘。经过20年的经营,灯饰和窗帘店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市民装修房子时,会到这条街上挑选灯饰和窗帘。

下板塘发展的步伐稍慢一些,1987年由市公用事业局进行开发,建成了多个住宅区,并建有下板塘市场。

上板塘、下板塘开发完成后,桥东出现了新的商业区和住宅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