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水资源环境学院前身为 1952 年建立的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 1985 年,学校恢复河海大学校名后设立水资源水文系; 1995 年,学校内部机构调整,成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 2002 年,调整为水资源环境学院。

1952 年,著名水文学家刘光文教授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文专业,并于 1955 年招收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点。 1981 年首批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8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1 年获世界银行贷款“中国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资助, 1993 年建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6 年列入“九五”“ 211 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199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专门议案,在我校设立 UNESCO 国际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培训与研究中心。 2001 年,批准设立水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2 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2 年列入“九五”“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设有水文水资源系、城市资源环境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水务工程系、国际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德水资源研究所、水文水利自动化研究所、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水资源环境实验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具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城市水务,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城市水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90 人,双聘院士 2 名,教授 23 名,博士生导师 20 名,副高 30 名,具有博士学位者 31 人。设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务工程” 4 个本科专业。 1996 年以来主持与承担 600 余项国家 973 计划、 86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科研项目,经费总额 9000 万元,发表论文 582 篇,出版专著和教材 26 部,获部省级以上奖 42 项,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170 人次。

多年来,学院一直秉承“继承与发展”的方针,注重学术积累,已逐步形成覆盖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及 3S 技术应用领域的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一支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有全国较齐全的水文图书资料和先进的实验研究设施,并与国内外水文水资源领域著名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紧密跟踪与引导学科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水文水资源及环境问题,总体上居国际先进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