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英文翻译:hydrophobic effect

也叫疏水相互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指蛋白质中的疏水基团彼此靠近、聚集以避开水的现象。当蛋白质中的疏水侧链聚集在蛋白质内部,而不是被水溶剂化时,蛋白质在水中是很稳定的。非极性侧链避开水,聚集被压迫到蛋白质分子内部,而大多数极性侧链在蛋白质表面维持着与水的接触。

疏水相互作用可以利用传统的热力学解释。围绕非极性基团的水分子,相对溶液中其他地方的水分子来说更有序,形成一个封闭结构,或称为“笼形”结构。水分子彼此之间形成氢键,而且只是很脆弱地结合在封闭结构内的基团上。当发生疏水相互作用,即疏水基团彼此靠近时,相接触的水分子原本排列有序的“笼形”结构被破坏,这部分水进入自由水中,使水分子熵增加。换言之,由于几何原因,单独包围两个疏水基团所需的有序水分子要多于用来包围聚在一起的疏水基团的有序水分子。因此总的来说,可以说疏水相互作用是熵增加驱动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