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王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央王国,又称中央帝国或中华帝国,也就是中国。是明清以来西方国家对中的称呼。

明代开始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开始称我国为“中国”、“中华帝国”或“中央帝国”,而不是用明朝、清朝或大明、大清;当时和传教士有交往的一些士大夫,也已用“中国”来称呼自己的国家。这时的“中国”,显然已是指称与外国相对的有自己主权与疆域的国家。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中国”之名最早出现在外交文献上,是1842 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一名以战败国的身份多次登上过国际舞台。清政府外交文书中使用“中国”一词,往往包含着一种传统心态,即着眼于“中国”一词的字面含义——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国家,理解为 Central Empire ,当作一种尊称而乐于使用。但西方人对“中国”一词的理解,只是表示一个特定的国家即 China 而已,并无特别尊崇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