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多加湖
拉多加湖(Ladozhskoye Lake)
拉多加湖(俄语:Ладожское озеро,芬兰语:Laatokka)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卡累利阿共和国和列宁格勒州之间,是欧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15大湖泊。
【湖泊简介】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旧称涅瓦湖。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北部,在圣彼得堡以东约40公里(25哩)。湖面海拔5米

,湖长219千米,平均宽83千米,面积1.8万平方千米。湖水南浅北深,平均深51米,北部最深处230米,湖水容积908立方千米。北岸大多高岩岸,有许多深切的小峡湾,湖岸曲折。南岸低平,多沙嘴和浅滩。有沃尔霍夫、斯维里和武奥克萨等河注入。西南有涅瓦河流出,通波罗的海。湖中风浪大,不利于航运。南岸建有环湖的新拉多加运河,为沟通白海-波罗的海及伏尔加河-波罗的海的重要航道。鱼类丰富,以鲑、鲈、鳊、白鱼、鲟、狗鱼和胡瓜鱼类为主。
长219公里(136哩),宽82公里(51哩),面积17,600平方公里(6,700平方哩)。平均深度51公尺(167呎),最深处230公尺(754呎)。拉多加湖流域总面积259,000平方公里(100,000平方哩)。约有571个小湖和3,500条长10公里(6哩)以上的河流。最大的是南面的沃尔霍夫(Volkhov)河、东南的斯维里(Svir)河、西面的武奥克萨(Vuoksa)河。湖中约有小岛660个。总占地面积456平方公里(176平方哩)。
湖区属温寒气候,平均年降水量610公釐(24吋)。结冰期较长,沿岸地区可达5~6个月,中部约3个月。
沿岸主要城市有普里奥焦尔斯克、索尔塔瓦拉和彼得要塞等。拉多加湖是窝瓦河-波罗的海和波罗的海-白海水路运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此可以沟通俄罗斯到芬兰和德国等的水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被围期间(1941.9∼1943.3),拉多加湖成为交通运输的生命线,军事补给品的供应、伤病员的撤离,都取道拉多加湖。沿湖有普里济奥尔斯克(Priozyorsk)、利什斯谢尔堡(Shlisselburg)及索尔塔瓦拉(Sortavala)等城市。
【基本数据】地理坐标:北纬61度00分,东经31度00分
湖泊类别:淡水湖
流入河流:司维尔河(Свирь)、沃尔霍夫河(Волхов)、武克希河(Вуокса)
流出河流:涅瓦河
集水区面积:276000平方公里
集水区国家:俄罗斯、芬兰
湖泊长度:219公里
湖泊宽度:138公里
湖泊面积:17700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51米
最深深度:230米
水体体积:908立方公里
海拔高度:4米
湖中岛屿数:约660座
【地理】系构造湖,湖水南浅北深,北岸大多高岩岸,有许多深切的小峡湾,湖岸曲折。南岸低平,多沙嘴和浅滩。湖泊面积为

17700平方公里(不计岛屿),南北两岸相距219公里,平均宽83公里,平均深度为51公尺,最大深度230公尺(西北部),集水区面积276,000平方公里,水体体积908立方公里。湖中有约660个岛屿,总面积为455平方公里。除了著名的维拉姆岛外,大部分小岛处于西北部。
【气候】湖区基本属于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水量610公釐(24吋)。6、7月水位最高,12月和1月水位最低,平均年较差约0.8公尺(2.6呎)。最多可相差约3公尺(9.8呎)。结冰期较长,沿岸地区可达5~6个月,中部约3个月。沿岸地区12月开始结冰,湖中间1月或2月开始结冰,冰层厚度平均为50∼60公分(20∼23吋),最厚可达88.9∼99公分(35∼39吋)。大部分3、4月开始解冻,但北部迟至5月始解冻。
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在气温的年变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1月和7月)。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大陆性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冬寒夏暑,昼热夜凉,降水少,空气干燥。一般离海远,纬度高的地区最为明显。如新疆地区在盛夏季节,清晨凉爽,中午炎热,故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水系】拉多加湖的集水区包括50000个湖泊和3500条长逾10公里的河流。约85%水源来自支流,13%来自雨水,剩下的2%是地下水。
拉多加湖主要的支流有:
司维尔河,流出奥湼加湖(东南,流量:每秒790立方公尺)
沃尔霍夫河,流出伊尔门湖(南,流量:每秒580立方公尺)
武克希河,流出芬兰塞马湖(西,流量:每秒540立方公尺)
夏斯河(南,流量:每秒53立方公尺)。
湖边城镇Shlisselburg (北纬59度56分,东经31度02分)
Novaya Ladoga (北纬60度06分,东经32度18分 )
Syasstroy (北纬60度08分,东经32度34分表)
Pitkyaranta (北纬61度34分,东经31度28分)
Sortavala (北纬61度42分,东经30度41分)
Lakhdenpokhya (北纬61度31分,东经30度12分)
Priozersk (北纬61度02分,东经30度08分)
二战传奇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陆军元帅冯•李勃率领的集团军直逼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城下。列宁格勒被围,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全被切断,陆上交通已经完全中断,空中通道只能起联络的作用,因为当时空中优势并不在苏联方面。唯一能与后方相连的就是拉多加湖,可是湖上的运输船只经常被德国飞机炸沉,城里粮食供应日见困难。
在冬季即将来临之前,冯•李勃的最后一次总攻未能得手,就转而进攻要冲提赫文,企图切断列宁格勒的全部供应线,列宁格勒危在旦夕!列宁格勒市委和军委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同时准备一旦提赫文陷落,就修筑一条从扎博里耶火车站向北绕过提赫文再到新拉多加的公路,来解决运输粮食的问题。这条公路全长200多千米,但中间有一段是拉多加湖岸的水域。有关人员查阅了大量档案,终于发现在1905年的《俄罗斯地理学会通报》上有一份报告。报告的作者是一个名叫苏霍•扎哈罗夫的灯塔看守员。作者根据对拉多加湖的几十年观察指出:拉多加湖整个湖面是不会结冰的,但沿湖地带每年都结冰,其厚度足以支持人车自由通行。报告还提供了拉多加湖沿岸历年开始结冰的日期。根据这些资料的进一步调查表明,公路必须通过的那段沿岸水域肯定是会结冰的。果然,冬季到来后不久,拉多加湖沿岸开始结冰,冰层厚度很快超过了10厘米。一辆辆满载粮食的汽车终于驰上了这条冬季线路,列宁格勒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