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冻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永冻层又称永久冻土或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又称冰融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或多年冻层。冻土层的人厚度从高纬到底为逐渐减薄,以至完全消失。例如,北极的多年冻土厚达千米以上,年平均低温为-15℃。永冻层的顶面接近地面。向南,趋近连续冻土的南界,多年冻土厚度减到100m以下,低温为-5~-3℃,永冻层的顶面埋藏变深。大致北纬48°附近是多年冻土的南界,其处平均低温接近0℃,冻土厚度仅1~2m。超过这一界限,就从连续冻土带过渡到不连续冻土带。后者由许多分散的冻土块体组成,这种分散的冻土块体称为岛状冻土块。中、低纬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冻土层,主要受海拔高度的控制。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冻土层越厚,低温也越低,永冻层顶的埋藏深度越小。土层的冻融变化是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处置不当将带来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