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型课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2004年)要求:

学校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成

•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限定拓展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其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出发,也可以从学科出发,实施时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研究型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

•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基础型课程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组织实施,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主要由国家及学校负责开发和实施,也可以由通过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社会教育机构、团体负责设计和实施。

课程定位

1.在建设与实施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功能型课程

2.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国家规定每位学生必须修习并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4.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设置的课程

课程理念

1.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3.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4.着力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

5.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