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村

1、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东坑村东坑村位于东坑镇中心腹地,下辖石中市(中心巷)、东涌、岭贝塘、塘唇、江坑等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家庭948户,常住人口2976人,外来人口7000人。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东坑村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年的“二月初二”卖身节就是起源于东坑村。
改革开放以来,东坑村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逐步向工业化迈进。至2005年已经建设了第二工业区、第三工业区、百顺工业区、骏达工业区等四大工业区,共有厂房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有外资企业18家,民营企业17家。2001年,村委会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9136平方米的东坑百顺市场,成为东坑镇主要的农贸市场。该村农业产值为144万元,主要经济作物是蔬菜、荔枝、龙眼;工业企业34家,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工业产值7867万元;个体工商户170家,第三产业产值438万元。2006年村组两级收入2532万元,其中村级收入2261万元,组级收入271万元。
村里老人欢聚一堂。东坑村一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06年,获得“广东省‘百佳’基层老年群众组织”、“东坑镇解决群众就业工作先进村”、“东坑镇经济总量第三名”、“东坑经济增幅第三名”和“东坑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该村已有总体规划,道路硬底化率和自来水覆盖率均为80%,建有公园、公厕、球场等公共设施,并保留了始建于清朝的古民居和始建于元代的祠堂。该村还保留了有乡土风情的“二月初二”卖身节,以及树龄均达百年以上的名木古树,包括细叶榕(1株,树龄为102年)、木棉(1株,树龄为202年)、芒果(1株,树龄为202年),均位于东坑村乐然街,已被列为市古树名木,属国家三级古树。
2、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村

东坑村, 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部,东坑镇政府、东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位于县城西南23公里。
东坑村建山垄坡地上,北溪支流贯穿村境。因坑在大济台地东面,古称东称川,村以此名。清康熙13年(1674),吴三桂起兵,靖南王耿敬忠据闽地响应,改称东坑。景宁至文成、泰顺、寿宁公路通过村境,为全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东坑村辖5个自然村,人口393户,1045人,其中畲族155人。耕地面积512亩,林地面积4073亩。主产毛竹、杉、松、和茶叶等。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0万元,人均纯收入2840元。
3、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球川镇东坑村
球川镇东坑村位于浙西边缘的小山村,距县城约30公里,离黄衢南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道路交通及为便利,水泥路直通本村。地理位置,东同本县何家村黄岗村交接,西同江西交接,北同开化县华埠镇交接。全村总人口1270人,368户,分四个自然村,十八个村民小组,劳动力有715人,村山林总面积19650亩,耕地面积717亩。 东坑村森林资源丰富,年有森林采伐量500多立方米,毛竹采伐年销售200吨以上。2006年村还创办了农家乐。是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山村,是开发旅游的好地方,也是游客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4、福建省泉州安溪县祥华乡东坑村地处祥华乡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处。原名公卿。相传,永春县周从良路过此地,曾题“凤舞对公卿,伫看凤毛蔚起;龙来由行髻,予卜龙气特钟。”故公卿之名由此而得,后因该地四面环山,村里有条小坑,又位于祥华东南部,命名为东坑。村委会设在东坑,辖6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张姓。[1]
5、江西省石城县木兰乡东坑村东坑村位于木兰乡东北部,村四周盛长兰花,地方幽雅而得名。驻地原幽兰岗。公元1988年迁东坑坝里。村主体以所辖东坑村命名。距木兰乡政府驻地12公里。距石城县43公里。东西北三面多山,与广昌县相邻,南接本乡新河村,地势平坦,东坑小河从桥罗段分水隘发源,由东北斜穿驻地流入河家湾(新河)至琴生,该河是江西省80多个县市第一大河——赣江的发源地。石城县木兰乡东坑村桥罗段的分水隘和赵家地的王贯头山脉水流就是赣江最长的源头。约处东经116度29分,北纬26度30分。东坑村境辖15个村小组,31个自然村。2005年全村总户数342户,总人口为1629人,总劳力700人。村民代表数22人,全村有党员人数26人,党小组4个。全村总耕地面积2367.4亩,其中水田1503.3亩,旱地185.7亩,退耕还林面积754.3亩,粮食总产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84元,全村有山地面积34065亩,其中林业面积28740亩,果业面积60亩。林业资源有松脂、柴碳、圆木等。全村有水域面积133亩。主要水陂有2座,即上油榨水陂、幽兰岗水陂。主要矿产资源有粉红花岗岩、石材。主要山峰有八卦脑,海拔1226米,为木兰乡最高山峰。王贯头(又称望景楼),海拔940.2米,还有岽背(又称杨家庄、杨家寨)、塔顶岭、仙人井都是海拔655米,有角山背岩洞(又称七幢厅下)。名胜古迹有塔顶岭、仙人井、太平天国古战场、桥罗段分水亭旁有太平军和清军众姓坟墓(千人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千人墓碑移送县文化局。
2005年全村外出务工人数约475人,年打工收入约90万元,主要企业木材加工、单板厂。主要农林产业有烟、莲、稻、魔芋、猕猴桃、茅粟、杨梅、松木、杂木、木炭。宋元时期先后隶属调上里、调上下里、调琴上里、调琴上下里。明、清时期属长松乡石上里。民国初隶属丰山河东自治局管辖。苏区时期(1931年)先属石城县,后属赤水县管辖。民国时期(1934年)隶属小松区木兰保联。解放前夕(1946年)属桐兰乡第十四保。解放初属高田六区河家湾乡,后属小松区河家湾乡。1958年属木兰公社,1961年9月属新河公社,东坑增设池溪大队,1964年3月池溪大队并入东坑大队,设大队管理委员会。1966年又属木兰公社,称东坑大队。1984年6月公社、大队改称乡、村建制,称木兰乡东坑村设村民委员会,至今未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