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型性格
和平型的性格特征
-----对别人不要求,对自己不苛求
表象
——和平型的人,普遍内向,乐做旁观者,属于悲观类型。从表面上看,他的脸总很祥和,而她则是所有女性当中皱纹最少的。
因为他们与世无争,所以很平和,他们走路缓慢,带着微微的笑容。他们的衣服也总比较休闲,内心的轻松愉悦总写在脸上。动作很慢,幅度很小,面带微笑。他们一般不喜欢去做一些改变他现有生活的一些事情。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在一家单位工作就是20年,住进一个地方就是很难搬家。因为他喜欢这种平静的生活。
社交
——他们在社交方面非常安静、稳定,朋友非常多,因为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聆听者。你让他说话他不说,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他们参加宴会会面带微笑,走路慢慢的,很优雅地走进宴会厅,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如果那个角落非常安静,他一会就可能睡着。实在要参加讨论的话,他们也很幽默,谈话很机智,而且能谈出几句让别人觉得很经典很机智的话。
他们没有太多的愿望,总是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夫妻都是和平型的,结婚不到一个月生活就会非常平淡了,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们总是很善良,不愿意给对方带来任何麻烦。
举例在飞机上:假设遇到免费供应餐饮,服务部问“你要什么饮料”和平型的人会说“随便”。如果服务员是力量型的人态度不好的话会说“没有随便”。正好旁边有一个人说“我要可乐”,和平型的人马上就会说“我也要可乐”。他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伤害,不想给任何人带来麻烦,基于这种心理状态,凡事便很难下决定。
——和平型的朋友非常的随和,生活在平静当中,坦然自若,非常有耐心,很少发怒,所以他们是一群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人,生活得非常和谐。
力量型的朋友总是往前看。和平型和完美型的内向型的朋友都要注意,你们都是属于悲观型的,力量型和活泼型是属于乐观型的。力量的人总是在工作,他是想着怎么样做到最好。完美型和和平型的总是努力去维持现状,总是想着不要比现在更差。
和平型的朋友总是在互相讨论别人的长短,很满足自己的现状,他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他的性格导致他喜欢平静。遇到和平型的朋友时一定要注意帮助他树立目标,帮助他们激发创造自己未来的愿望。力量型的朋友睡觉也想着工作,和平型的朋友工作时候想睡觉。
情感
——和平型的父母家庭,孩子就享福了总是过着非常平和的生活。一栋28层的大楼里面19楼突然失火了,18楼的和平型的母亲跟一个活泼的孩子吃饭,活泼的孩子就会叫“不得了,失火了”,和平型的母亲会特别镇定,若无其事一般。她会慢吞吞地说“别着急,先吃饭,吃完饭再给你爸爸打个电话。”这个时候力量型的男人早就爬到屋顶上救火去了。
——和平型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上帝给其他三种性格的人的一种缓冲剂,他们只希望其他三种朋友和平相处,避免矛盾。力量型的和和平型的总是相互吸引。
——和平型的朋友显得非常平和,但是他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问她喜欢什么,他说他真的不知道喜欢什么,但是就是好。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她没有明显的缺点。对自己很平和,对自己不苛求,他的人生意义就是轻松随和,人生就像读一本小说一样的感受,无论酸甜苦辣都享受人生过程有意义。
和平型性格的人不惜任何代价维持平和,其自我无法发展出独立个体的功能,而拒绝正视事实存在的问题,也使他们脱离了真实世界。
——和平型的写照:自律,自制,实践,平静,满足,感受深刻敏锐,不忸怩,情绪稳定,温和,乐观,让人安心。他们支持别人,有耐性,好脾气,不自夸,是个真好人。
和平型人物常常埋没自己,为了顺应别人而调整自己,接受传统角色与期望,不作反应,不好说话,不热心,被动,得过且过,为了缓和对立而掩盖矛盾,宿命,听天由命,不能也不想做什么来改变现实。
在不健康状态下是太压抑,无实效,怠慢疏忽,不愿面对问题,顽固,远离冲突,最后终至无法起作用,无法适应环境,没有个性,僵直。他们可能变成多重人格。
——关键动机:想与人保持和谐,保持事物现状,避开冲突和紧张,忽视会让自己不快的事物,不惜代价要维护自己的平静。
——和平型人物内心的景观就好像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骑着脚踏车郊游一般,享受那种愉快的感觉。他们享受的是整幅景象,而非某一特殊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过程,参与感。
和平型人物对生命的感受力使他们感到深深的满足,似乎没什么理由要怀疑生命或改变它。但生命中除了甜美的一面以外,还有必须面对处理的困难在,如果拒绝面对这一点,就该受到责备了。这种人的通病可比喻为:眼见轮胎已磨平,却还拒绝修复它。他们宁可忽视问题,这样他们平静的脚踏车出游才不会被打搅。
——和平的人拒绝处理问题并不会使问题消失不见。他们要追求和平,势必使他人遭到损失,最后,连他们自己与现实之间的连结也丧失了,虽然他们对世界一片善意,但当他们顺势滑行,遇到不愿意处理的问题就闭上眼睛时,他们仍可能对他人造成相当的伤害。
——和平型的人是最不正视自己该与世界呈何种关联的一种人格形态。他们不将自己当做独立个体,而是借着认同他人来与世界发生关联。结果,除非能保持健康,否则就难以发展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
他们与人的关系有两重问题:第一,由于认同别人,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差,无法以独立个体的身分活在世上;第二,由于只认同他人,所以无法发挥他们的潜力。这种人最主要的动机只在保持内心平静。
只有最优秀的和平型人知道自己是个异于他人的个体,可以随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相反,一般情况下的和平型人对人生持被动的态度,没想到如果自己不以个体身分独立发展,则不可能对他人有所贡献,甚或无法关爱他人。但他们不在意这些。因为对这种人而言,个人成长、个体性及自主之类的观念皆不在他们的价值观之列;而埋没自己,平和以及调整自己,才是他们的价值所在。
——和平型人物就像力量型和完美型一样,都有压抑心灵某部分的问题。三种类型人格过于扩张了心灵某些部分,以至于其他部分发育不全。和平型在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在于,他们太压抑自己来感受他人,结果,其自我被压抑得几乎无法发展独立个体的功能。他们活着只是顺应他人,活得迷迷糊糊的。由于这种压抑,对自我、别人及世界的了解都渐趋平缓模糊,这样就再也没什么事会惊扰到他们了。他们变得自由闲散而祥和,但却脱离真实世界。
——想保持平静没有什么不对,一般与不健康状况的和平型追求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太逃避奋斗与冲突了。他们不明白,有些时候坚持已见是必要的,他们以为坚持已见就等于攻击他人,就会破坏与别人的和谐。结果是完全压抑自己的攻击冲动,以为自己没有攻击冲动.然而,自以为没有攻击性,并不表示这种感觉不存在,也不代表这种冲动就不会影响行为。
——这种和平型的人以忽视攻击性存在的方式来解决上述缺失。一般状况及不健康状况下的和平型人物所追求到的祥和,就某种程序而言,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错觉而已,是一种粉饰太平。有意的自我欺骗。他们不明白,为了维护内心的平和感已使他们与真实的自我脱节,同时也与现实远离了。
——具有反讽色彩的是,他们这种被动、否认的态度,以及不关心他人,日益与环境疏远的表现,其实都是攻击性的负向表现,也就是“被动攻击”,是一种攻击性地保留自己,远离现实。所以他们一味否认及压抑的攻击性,很可能对自己与他人皆造成残酷的伤害。
——不管和平型的人物承认不承认,他们总是个独立的个体。若忽视自我,不发展潜能的话必得付出相当的代价:他们将无法找到所希望的统一性,反而由于活在不比理想人际关系幻想好多少的半清醒状态中,而失去统一性。
——“内向感觉型”的和平型不以真实的自我来与他人维持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以自以为是的自我来与人相处。
这种和平型人物正好比容格所谓的“内向感觉型”人物。容格曾描述过一种类似我们所称一般状态下的和平型人物,这种人不以真实的自我来与他人维持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以 自以为是的 自我来与人相处。
社会的现实把过去曾有的且只有青年人才有的愿望、浪漫、畅想贬为愚不可及的笑料,似乎这些幻想一钱不值。但是现实里许多看似值钱的东西,也仅只是值钱而已,也许不幸者也就毁在这只是值钱的东西里了。
一个人失去了个性,他也就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感受,再成功也不会有感动自我的满足和令人欣赏的命运。
要想让自己今生有幸,一定不要丢了个性。细心想想就会发现,一个让你魂牵梦萦的念头,肯定与你的个性,与你的成长背景,与你的优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很可能就是你健康成长的最好契机。
这是一个充斥着个性时代,这是一个峥嵘着个性的社会,许多个性相关甚远的人都适于自己的路上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
事实上,个性的审美领域本来就是很开放的,每个人的个性里都自有一种健美存在,不要只盯住自己的个性弱点,去苛求所谓的完美。其实,只要不带偏见地深入审视自己,总会找到自己个性中的优势。只要给自己的个性打开一片天地,就总会看到自己的个性将变得更丰富、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