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克隆钟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一种印尼歌曲,它是印尼本土传统音乐与16世纪传来的葡萄牙音乐长期融合后的产物,是一种东西方混合音乐文化。现在也已成为印尼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克隆钟本来是马来语中的一个拟声语,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后来又变为对一种五弦小吉他的称呼,再往后是用来指一种包括曼德林、长笛、小提琴、吉他、拔奏大提琴、三角铁、手鼓等乐器在内的乐队,最后克隆钟这个词是指用这种乐队伴奏的歌曲。它与葡萄牙的“法朵”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怀乡情调,哀伤色彩的悲歌,它在印尼的传播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克隆钟,它采用马来语及印尼的传统班顿诗体,即四句为一段,句首句尾都押韵等。并用拔弦大提琴来模仿甘美兰乐队的锣鼓敲击声。歌曲风格也逐渐向印尼传统的邓邦歌曲靠近。克隆钟的曲调进行缓慢悠扬,有哀愁,忧伤色彩,每句的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现在克隆钟歌曲已成为印尼人民十分喜爱的音乐,外界甚至把它当作印尼音乐的象征。印尼作曲家也采用这种风格制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如《梭罗河》、《星星索》、《哎呀妈妈》、《椰岛之歌》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