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湾子
四道湾子镇位于敖汉旗西部,西与辽宁省建平县接壤,北与赤峰市松山区毗邻,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地带,距赤峰市区76公里。全镇总土地面积381.21平方公里,耕地12.3万亩,其中稻田3.6万亩,有林面积23万亩,草地6万亩,辖有14个行政村,总人口3.52万。年降雨量350~450毫米之间,有效积温在2800℃~3200℃之间,无霜期120~140天,适宜北方各种农作物生长。
四道湾子镇交通便利,京通铁路、赤通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在四道湾子镇设有站点和出口,国道111线纵贯南北,通讯网络发达,商贸流通活跃,有远近闻名占地70余亩的四道湾子农贸市场,交易量大,商贾云集。
这里是小河沿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境内有自治区级的“小河沿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又有“小河沿风光旅游区”。
四道湾子镇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旅游风景独具特色,万亩水面盛产鲫鱼、河虾、河蟹,小河沿风光旅游区风景优美,尽显江南风采,吸引众多游客在此观光,稻田与蒲草相互映衬,碧波荡漾,可谓水秀景美,鱼稻飘香,素有“鱼米之乡”、“塞外江南”的美称。四道湾子镇是敖汉旗水产品养殖和交易的集散地。年产河蟹近百吨,天然鲜鱼50余吨,河虾10吨,傍水养鸭的鸭蛋也很受人们的欢迎。
四道湾子镇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是敖汉旗主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现有稻田3.6万亩,年产稻米1300万公斤。近2万亩稻田被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基地引进推广了“丰优”系列品种水稻,使全镇水稻全部实现良种化,“丰优307”大米被农业部水稻检测中心评为“国家食用二级大米”,小河沿品牌大米已开拓了广阔的国内市场。目前,四道湾子镇无公害水稻基地正在大面积推广稻田养蟹,积极发展有机水稻。
四道湾子镇大部分地区位于老哈河流,老哈河支流蚌河自南向北流经四道湾子镇东南部三十八华里,地上水、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且水质优良,无污染。全镇现共打配机电井近400多眼,建设低水高调管道灌溉工程42处,在老哈河、蚌河沿岸建设扬水站20多处,农业生产保灌面积达6万多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四道湾子镇的农作物良种繁育、烤烟、万寿菊、药材、植桑养蚕、露地蔬菜等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近两万亩。
四道湾子镇总土地面积38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3万亩,人工草地6万亩,有天然草牧场7万亩,林地23万亩,依靠丰富的资源条件,全镇的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全镇的奶牛、肉牛、肉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逐年扩张,养殖品种优良,养殖效益大大提高。
四道湾子镇东南部地区多为发育十分成熟的火山岩地,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辖区内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石灰石、铁、铜、铅锌、白云石等矿产资源,各种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黄金是四道湾子镇主要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开发较早,辖区内有黄金年产量达万两的撰山子金矿。石灰石是四道湾子镇的又一重要矿产资源,总储量约4500万吨,开发潜力巨大,是建大型水泥厂的理想之地。
四道湾子镇有丰富的稻草资源,草编加工业在这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镇现有草编加工厂32家,其中大中型草编厂12家,小型机械化草编加工户100余家,沿国道111线建设的稻草、蒲草加工编织工业区已初具规模,年加工编织砖瓦厂草帘、大棚草帘200万片,产值达300万元。四道湾子镇草编业以其质优价廉享誉四方,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生产用途多样的草帘子远销北京、河北唐山、辽宁朝阳、抚顺、凌源等地。
四道湾子镇东南部地区为浅山丘陵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这里的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生态建设,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使原来仅有的几万亩林地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万亩,同时治理高标准水平梯田4万亩,使一个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山地丘陵变成了一个山川秀美、苍松翠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统一的绿色家园。
四道湾子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牧业资源,四道湾子镇人民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观光、经商,这里有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在合作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