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新
王文新(1906—1994),乳名王引利,建桥镇环中村桂林楼人。民国13年(1924)在汕头警尉教练所毕业后任区队长、术科教官。民国15年考入广东省高等警官学校就读。
抗日战争时期,王文新任第九战区兵站总部少校股长、汽油库长。民国29年(1940)加入中国国民党。曾参加长沙三次会战,衡阳保卫战后,晋升中校,率运输中队,随军进退运动,追补弹药器材,又西粮东运,肩挑大米越崎岖山道、敌控公路。抗战胜利后,任联勤总部直属31供应站上校站长,负责遣送日俘十一军团长笠原幸雄所部2万余人赴上海返日。
民国38年(1949)10月,王文新从广州赴汕头任警察总局第三分局局长。他深明大义,参与领导、组织、发动潮汕军警联合起义,汕头和平解放。
1950年11月,王文新受精简回乡。1952年追究其历史问题,被捕入狱,判刑15年。1968年12月释放回家。1980年3月落实政策,撤销原判,得到平反。
1981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安排王文新为省政府参事室干事,后升为研究员。1985年,省政府任命王文新为参事。曾当选为县第七届人大代表,县政协一、二、三届委员。
近十几年来,王文新发挥海外亲朋优势,积极为家乡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服务。倡导并捐资修建瑞林坝村400米的水泥道路,筹建自来水设施,使全村500多人饮上了山泉水。又发动集资修建牖民学校校舍,倡建环清中学,以88岁高龄出任建校筹委会主任,抱病坐轮椅到“三胞”家属中筹划建校事宜,将儿孙寄来的生日金捐作活动经费。
王文新喜赋诗填词,常在县、省报刊发表诗作。遗诗近千首。临终仍作“进展山区文化村”诗,抒发他居乡爱国情怀。
1994年3月27日,王文新逝世于家中,终年89岁。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发来唁电,并送来了花圈。中共丰顺县委统战部派员前往祭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