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列侯

lie hou

1.爵位名。秦与汉初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列者,见序列也”

爵位的二十个等级:1、公士,2、上造,3、簪袅,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列侯。

其中,第一级公士至第八级公乘是低爵,多赐与一般士民;第九级五大夫至第十九级关内侯为高爵,多赐与官吏和功臣;列侯是最高的一级,只有少数高级官吏和望族宗亲可以享有。列侯有封国,按封区户数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和产量征收地税,供其享用,称食邑。在封国无治民权。列侯封国大小不等,大者相当于一个县,称侯国;小者为一乡、一亭。因而以其封国食邑的大小封县侯、乡侯、亭侯三等,并以其封地为名号。东汉实行两等封爵制,皇子封王,功臣封侯;赐爵也只有列侯、关内侯两级。列侯的名号,既是封国,又是赐爵。列侯的来源有四种。一是王子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以土封其庶子;二是功臣侯;三是外戚恩泽侯;四是宦官侯。列侯有世袭权。

2.泛指诸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