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行书礼扎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董其昌行书礼扎帖

【名称】明董其昌行书礼扎帖

【类别】中国书法

【年代】明代

【作者】董其昌

【简介】

纸本,纵27.5厘米,横 274厘米。

由五件董其昌信札裱为一卷。虽然分别称受信人“老亲家”、“老亲翁”、“台驾”,但从书信的书法风格及用纸来看,受信人应该是同一人。卷上钤有多处“廷”、“灿”鉴藏印。信札中除了一般的问候语外,还有多处涉及书画鉴藏内容,如第一札:“近有一僧自歙来,以赵吴兴画卷及迂翁画轴至……”“歙”即徽州歙县。歙县在明、清时文风极为昌盛,徽商藏有许多巨迹。董其昌与好友陈继儒与歙县名士交往甚密,经常有书信往返,或讨论书画,或交流藏品。这卷信札正是关于董其昌在书画收藏、交流方面的资料。

明董其昌行书礼扎帖

书信的书写与创作作品是不同的。书信多以平常心出之,如窗明几净、心手双畅,常常能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地——更何况董其昌的书法创作崇尚平淡天真,尝自谓“吾书往往率意”。这卷信札不仅有内容,而且字也写得好,“率意”而精能,自然属于董氏法书中之精品。此信用墨较干,但纸性较熟,加之书者书写极为熟练,顺势盘旋而下,故行气流畅、了无阻碍,风格萧散超逸。虽然通卷字的大小变化不大,更无突兀之笔,但因为信札程式化的要求,自然造就了章法的疏密变化,令人赏心悦目。信札卷字距较密,而行距一如董氏书写习惯,处理得较疏朗。《明史》说董其昌“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相对董其昌作品具有造假高风险的情况而言,藏家若得到他的书信精品,其实更是—件可喜可贺之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