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心于佛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游心于佛道

作 者: 戈国龙

I S B N: 9787508041063

开 本: 16开

出 版 社: 华夏

出版日期: 2007-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游心于佛道的学术经历与成果。上篇《游心于佛——天强学管窥》收入了作者早年有关中国哲学、化学等方面的文章,主要是以作者研究天台宗佛学的几篇论文为主线。这些文章是一个现代知识青年通过自己的体验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恋的故事,是作者从业余兴趣转入专业研究的思想历程,也反映了作者写作下篇《游心于道——内丹学探微》时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视野,有助于读者进行佛道参照与比较研究。下篇是作者的博士论文《道教内丹学探微》的再版,作者以“顺逆”、“性命”、“阴阳”和‘有无“四大问题为中心,从内在智慧方面对内丹学开展了创造性的现代诠释,对道教内丹学的哲学原理者了深入和独到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基于作者全书一以贯之的是作者悟道与学术相统一的深思风格,在以纯学术为主的学术作品之外,本书像一股清新的微风,吹进我们心灵的深处。

本书目录

自序

上篇:游心于佛──天台学管窥

第一章:对中国哲学的兴趣

第一节修身之学——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第二节读《论语别裁》

第三节文化与人生

第四节形上形下

第五节理学旨归

第六节无极化思维场

第七节论哲学━━我的哲学观

第八节哲学论━━我的哲学大纲

第九节思想散论

第十节哲学家与哲学

第二章:走进佛学的殿堂

第一节《心经》的哲学意义

第二节《金刚经》中的“有无”问题

第三节清净的莲花

第四节《中论》思想略析

第五节佛法·哲学·宗教

第三章:《摩诃止观》之“圆顿”义

第一节引论

第二节《摩诃止观》论圆顿止观

第三节圆顿止观的哲学意义

第四节附论

第四章:从《摩诃止观》看“烦恼即菩提”在天台圆教中的意义

第一节“烦恼即菩提”与“圆顿止观”

第二节“烦恼即菩提”与“四谛”

第三节“烦恼即菩提”与“一心三观”

第四节“烦恼即菩提”与“六即”

第五章:临济禅中的“有”与“无”

第一节有法与无法

第二节有心与无心

第三节有修与无修

下篇:游心于道──内丹学探微

序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道教内丹学概述

第三节修道现象学与创造的诠释学

第四节结语

第一章顺逆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

第三节“顺逆”问题的现代诠释

第四节结语

第二章性命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道教内丹学中的性命问题

第三节从性命问题看内丹学与禅之关系

第四节性命双修的现代意义

第五节结语

第三章阴阳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道教内丹学中的阴阳问题

第三节阴阳问题的现代意义

第四节结语

第四章有无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道教内丹学中的“有无”问题

第三节“有无”问题的现代诠释

第四节结语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