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俊
王先俊,男,1962年生,安徽霍山人,中共党员,博士,博导。现为安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学位点导师组组长,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当代中国史研究学会理事,全国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党建研究会理事。先后主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党史学概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等课程。出版独著、合著《邓小平建党思想研究》、《中国民主建国会》、《九十年代两岸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学术著作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或参加编写《党的基本知识手册》、《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辞典》等工具书8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曾获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6项。
王先俊 女,1933年12月出生,籍贯贵州安顺县。1958年贵州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现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研究所副研究员,1989年退休。曾任全国大麦委员会委员。王先俊长期从事大(小)麦育种、栽培研究,已育成小麦品种3个;协作育成啤大麦品种2个;研究明确贵州啤大麦亩产200公斤以上的技术措施;组建啤大麦科研、生产、销售联合体;及饲料大麦试验、示范、推广网络。参加撰写《贵州小麦品种及其系谱》、《贵州小麦品种志》、《贵州麦类区划》等。发表大麦论文5篇;编有星火丛书《小麦实用技术》等。先后获省(部)、院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其中,参加协作的“中国小麦品种及系谱研究”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小麦新品种黔麦旱一号”、“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分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