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杨妃
杨妃(大杨妃)
生父:隋炀帝——杨广
生母:不详(多为杨广不知名不得宠的后宫。)
封号:不详
就今日来说,杨公主(因为她的封号不详,所以还是称呼她为公主吧)主要是借了其父的光,如果她不是隋炀帝的女儿,如果她不是皇帝的女儿,编剧绝对不会把她奉为第一女主角,但其实她最主要是借了儿子的光----借了她那个有文武才却冤死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光。
关于杨妃史书只有短短的几个字:
‘恪母,隋炀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
‘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新唐书)。
看完新旧唐书的记载,应该很容易看出来,杨公主之所以被提到其作用就如同刘备出场就说‘我是中山靖王后’,并不是因为中山靖王有多么了不起的功绩值得夸耀,只是借他告诉别人自己有皇族血统,自己出身高贵罢了,所以‘恪母,隋炀帝女也’同样也只是告诉你吴王李恪血统比较高贵,这里的杨公主其实只是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
由于史料的记载太过有限,而杨公主的墓志铭一直都没有出土,所以对她的生平只能结合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来推测了。
这位公主可能出生在大业元年左右,因为从独孤皇后,长孙皇后以及公主们的出嫁年岁来看,一般都在13,14岁左右,虽然隋炀帝比较喜欢玩乐,但也不可能把女儿拖到17,18岁还不让出嫁吧,所以公主的出嫁时的年龄应该不超过15岁。
她嫁给李世民的时间最迟不能晚于武德两年,因为她的儿子吴王李恪是在武德三年封为蜀王的。而从她的出嫁时间来看,所谓‘隋炀帝最宠爱的女儿’这个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大家都知道隋炀帝好象天生反感长安似的,从即位到被杀,这位皇帝基本就不在长安住,东都洛阳反而比长安更像一个首都了,而大家应该有个共识,就是受宠爱肯定是跟着皇帝一起走的,不受宠爱才被关在宫中,所以电视剧里的杨公主可是随时随地就在其父王的身边的。
武德四年以前,洛阳在王世充手中,江都在窦建德手中,只有长安在李家手中,一个被放置在其父皇就不喜欢的宫廷中的公主,有多受宠就可想而知了。
她逝世的时间很可能是武德九年之前,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赵王福的母亲的封号是杨贵妃。
史书上记载,‘杨妃生吴王恪、蜀王愔,阴妃生庶人佑,燕妃生越王贞、江王嚣,韦妃生纪王慎,杨妃生赵王福’,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有五位后妃都是正一品的封号。
而唐朝的正一品封号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从目前出土的史料来看,韦妃为贵妃,燕妃为贤妃,又因为阴妃在贞观17年因为儿子所累,被降为嫔,燕妃由贤妃升为德妃,由此推测阴妃的封号为德妃。另外好象有记载说,燕妃升为德妃后,一个郑姓女子被封为了贤妃。
那么四妃中独缺淑妃,如果杨公主的封号是淑妃的话,那么赵王福之母又是如何能成为贵妃的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只能是赵王福之母在贞观元年的受封中一开始就位列四夫人之一,她的封号不是淑妃就是德妃(这里我有个个人看法,现在大家普遍认为阴妃的封号是德妃,但我觉得她也有可能是淑妃,贞观17年阴妃被降为嫔后,德妃升为淑妃,贤妃升为德妃),这样一来,由淑妃进封为贵妃就顺理成章了,否则以九嫔甚至更低的品位被封为贵妃实在不合规矩。
这样一来,四夫人的封号就满了,而杨公主不管如何说都是公主,并且生了两个儿子,她若活到贞观年间,按道理是不可能不给她四夫人的品位的。所以她死于武德九年以前,她的妃位是追封的就比较合理了。
这样也就解释了她为什么没有埋葬在昭陵,为什么到如今都没有知道她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