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不离方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叉手不离方寸

“灵台方寸”本是道家称呼人体部位的术语,“灵台”指的是后心,直到如今中医对人身上后背正对心脏的穴位仍称为“灵台穴”。一个人觉得心里一片宁静,不为外物所累,则叫做“灵台清明”。“方寸”指的是前心,把拳头握在第四排肋骨正中,拳头所罩的位置就叫“方寸”。“灵台方寸”指的就是人心。

在明清文学中,经常会看到一个说法:某某人“叉手不离方寸”。“叉手不离方寸”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即双手五指并拢贴在胸前。例如:

1、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看那人时,……看着武松,叉手不离方寸,说道:“愿闻好汉大名。”(《水浒传》第二十七回)

2、那施恩叉手不离方寸,才说出这件事来。(《水浒传》第二十八回)

3、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小娘子独行无伴,却是往那里去的?”小娘子还了万福,道:“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因走不上,权歇在此。”因问:“哥哥是何处来?今要往何方去?”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小人是村里人,因往城中卖了丝帐,讨得些钱,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

4、那阿寄叉手不离方寸,不慌不忙的说道:“一来感谢天地保佑,二来托赖三娘洪福……”(《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