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皮亚季
普里皮亚季——核泄漏阴影下的城市、荒废之城。

灾难来临之前的城市普里皮亚季创建于1970年,原用作安置兴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建筑工人及工作人员。该镇也作为当时苏联的模范市镇,由建造至核事故前,该镇人口每年增加1,500人。
该镇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本身并不高,因此在灾难前可自由进出。在事故发生前,苏联方面认为核电厂比其他类型的发电厂要“安全”,也视之为苏联在工程上的成就,把核能用于和平上,“和平原子”(мирный атом)是当时的常见口号。发生事故的核电厂最初拟于距基辅仅25公里的位置兴建,其后乌克兰科学院等均关注核电厂的选址与基辅过于接近,因此核电厂以及普里皮亚季一并改在距离基辅约100公里处兴建。
荒废原因1986年4月26日的普里皮亚季(Prypiat),发生了令世界震惊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这座曾拥有5万人的城市也于随后失去了生机,被人类遗弃。 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后,只允许拿走少量的文件、书和衣裳。许多公寓看上去就像是被打劫过,许多房屋没有维修已经破败不堪,由于大厦没有被维护,屋顶已经漏,建筑材料散落。
现状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20年

了,这里仍被严格限制进入。隔离区外有一个检查站,持有自动武器的军人在这里值勤,欲进入隔离区的人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绝对禁止进入。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如果身体遭受辐射超标,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往前看去,路的两旁树木疯长得很高很茂盛。穿过白桦树、白杨树和松树构成的树林,可以看到一栋栋单门独户的楼房,所有的窗户都没有玻璃、墙上密布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一路下去,这个曾经被人类占据的地方,又变成了野生自然的天地。
2006年4月13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隔离区内,一名乌克兰男子行走在荒芜的小路上
到了夜晚,所有的房屋都黑漆漆的,夜风吹过无窗无门空洞洞的房屋,发出呜呜的哀号,街道上多年没有出现过人影,只是偶尔会有野狼或者野狗嗖地穿过。
这里早已成为一座“死亡之城”,只有每晚仍会忠实站岗的街灯带来一点温暖,昏黄的灯光静谧的街道,诉说着幽幽的故事
景色很美,但却像个坟场
说到在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地区穿行,人们想到的可能只有恐惧。而切尔诺贝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令人心动的美景:乌克

兰北部清晨的薄雾中,一抹晨光穿透茂密的森林。银色的白桦树亭亭玉立,树叶正渐渐变成金黄;一排排松树郁郁葱葱,本该是采蘑菇的人流连忘返的天堂;纯净透明的蓝天上,点缀着朵朵白云,守护着这片世外桃源般的风景。然而让人无法忽视的是,丛林中随处可见红色的小三角和黄色的辐射标志,提醒着人们这个地方的过去。
切尔诺贝利的辐射牌库帕奇是其中必经的一个村子。但这个村子却没有房屋,远远看去,只有一些超出地面少许的土墩,就像一个规模庞大的墓地。但这不是人类的墓地,而是房屋的坟场。向导解释说,因为辐射太强的缘故,当地的房子都被埋了起来。
鲇鱼大得就像潜水艇在核发电站附近,一个受到核辐射的池塘里,超过两米长的鲇鱼正在黄色的池水中游动,巨大的身躯看上去就像是一架潜水艇。从桥上丢下了大块大块的面包,它们游上来很快一抢而光,样子很是吓人。在4号核反应堆前,也就是当年事故的发生地附近,盛开着一大片鲜艳的桔红色花朵。在切尔诺贝利,到处能看到有人在打扫草坪、修剪篱笆。这种行为让人感到不解,因为这里并没有任何重建行动。这让人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他们在尽力修饰着一具尸体,以便它被交还给亲人埋葬时显得体面一点。
红苹果落满树下无人拾在切尔诺贝利附近,随处可见红艳艳的野生苹果,普里皮亚季的中心也一样,树下的落果给这里铺上了一条深红的地毯。核辐射,就像白雪公主那个可恶的后妈,给这里所有的苹果都下了毒。如果谁把这里的苹果咬上一口,就会比白雪公主睡得更久,可能3万年也醒不过来。没有风,突然间,一扇金属门却被吹开了。普里皮亚季,是一座幽灵之城。
幽灵之城离核电站仅3公里的普里皮亚季镇。这里原有约5万居民,主要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在爆炸事故发生后40小时,第二天早晨的广播中,官方宣布了事故的发生,小城将被疏散。当天,来自乌克兰各地的1100辆巴士在普里皮亚季排起了长队。下午5点,普里皮亚季成为一座空城。据说当初这些车辆排成的长队长达20公里。
被彻底遗弃的普里皮亚季人们在城镇的中央集合,各家只能携带简单的行李和宠物,然后由政府派出的车队把他们送往安全的地方。被疏散的人群都被统一安排在政府提供的帐篷里居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半径30公里的整个地区都被划为隔离区,士兵们在各家门上加了锁还贴上封条,人们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到这世世代代居住的故乡,岂料,这一走就是20年,甚至是永远。如今这里已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亡之城”。经历20年的风风雨雨,大部分楼房已经破败不堪,许多院落杂草丛生。随行记者拿出测量仪一量,连车内的辐射强度都达到了每小时154毫伦琴。
废弃之城这个地区在核电厂事故后多天,才决定紧急疏散当地居民。而当地的公寓建筑(其中有四栋已经盖好但未被使用过)、游泳池、医院以及其他建筑全部被废弃。而纪录与文件、儿童玩具、衣物等的物品都遗留在这些建筑里。居民只被允许带走未被辐射污染的文件、书籍、衣物等,所以该区就像是一个纪录前苏联时代末期的博物馆。
然而,这些公寓建筑曾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时被掠夺,没有留下有价值的物品,甚至连马桶坐垫都被搬走。因为没有人维修及保养这些建筑物,一些屋顶漏水,在春天的时候房间里也会积水,更常常可以发现在屋顶上或甚至在建筑内部有树木生长。这加快了恶化的速度,于2005年,一所四层高的学校局部倒塌,而之后几年也有陆续有不少建筑物倒塌的报告,所以专家相信这座城市几十年之内会变成废墟。
普里皮亚季及附近地区在几个世纪之内都不适合人类定居。事故中泄露出来的具危害性的放射性同位素铯-137(半衰期30.07年,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较短,伤害方式主要为γ射线外照射)需要300年才能衰变到目前强度的千分之一。锶-90(半衰期28.90年,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伤害方式主要为β射线内照射)衰变的速度大约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尺度上。科学家估计大约需要900年的时间人类才能再回到此地居住。下图可以看到在普里皮亚季区域的γ射线剂量中,由铯-137所放出的剂量所占的比例。另外此区目前有大群野生动物居住,包括蒙古马等。
在对待辐射问题的看法上,多数人同乌克兰政府不同。据悉,灾难过后,这城市的托儿所地上到处是婴儿鞋和丢弃的玩具。所以,普里皮亚季基本上就是一座被废弃的“鬼城”,里面的情景只会令人们无比心酸。
旅行安全由于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较短,当地的放射水平与1986年4月的高峰期相比已经大幅回落。目前访问疏散区还是相对安全的,有数家乌克兰公司提供前往该地区的导游服务。
目前进入疏散区的道路仍有警察设卡巡查,不过获得进入疏散区的许可文件并不困难。一名导游将全程陪同游客以避免偷盗行为。为确保游客安全,所有的房门均被打开,在导游的陪同下几乎都可以进入。数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有旅馆等设施可供游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