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书
傅玉书,黔南瓮安人,乾隆三十年,时年19岁的傅玉书中举人,但从此坎坷,先后六次进京会试,都名落孙山,直到48岁时才被选为江西安福知县,两年之后又“罢归”。虽然仕途不得意,却不影响他在文化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傅玉书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创造了贵州乃至全国文化史上的“三个最”:他搜集乡邦文选编成《黔风录》24卷,是贵州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他所著的《鸳鸯镜传奇》,是清代贵州最早的也是仅有的两部传奇之一,开创了贵州传奇戏曲创作的先河,可称为“贵州传奇之父”;他编撰的《桑梓述闻》10卷,记载了瓮安各方面史料,是全国第一部私家志书。
左光斗和杨涟是明代两个著名的忠臣贤士,两人同年出生,同年中榜进士,是意趣相投的知己好友。在两人同朝为官后,结为儿女亲家。而后来,两人又因为反对魏忠贤专权,遭到阉党迫害,以同样的罪名被捕入狱。乾隆三十四年,进京应试期间,傅玉书听说了这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为左光斗等人的事迹所打动,也感叹人物曲折的经历,郁结于心,开始构思一部传奇作品,只是苦于找不到一个精妙的“文眼” 和恰当的角度,迟迟不能下笔。一个夜晚,被这个传奇故事折磨了四年的傅玉书已经筋疲力尽,伏案而卧,睡梦中,一个书童拿着一封名帖来拜访他,说:我家主人要我拿鸳鸯镜来向你取文章。傅玉书梦中醒来,拍案惊奇,“鸳鸯镜”,多么奇妙的巧思,苦苦思索寻找了四年的“文眼”从天而降。他立即挥笔疾书,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鸳鸯镜传奇》的创作。贵州最早的、也是仅有的两部之一的传奇诞生了。
《鸳鸯镜传奇》围绕着“鸳鸯镜”展开故事,通过一对情人离合悲欢再现了明代末年皇权旁落、奸臣当道、忠臣被害、百姓遭殃的历史真实,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具有一定的思想艺术价值,后人赋诗评价说:“笔锋痛磔奸臣死,墨焰光腾义烈光。特与人心平块垒,千秋一镜结鸳鸯。”
创作《鸳鸯镜传奇》之后,仕途不顺的傅玉书秉承父愿,开始了《桑梓述闻》的写作。
在之前,瓮安县已经有一部官修的方志,但编写较为粗略,错漏不少。傅玉书的父亲是一位热爱乡土文化的乡绅,数十年坚持寻师访友,搜集资料,希望能够编一本弥补官志空白的书。愿望没能达成,他就因病去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将此事交给了傅玉书。从此,傅玉书倾心投入了《桑梓述闻》的编撰。历时10年,终于完成。历朝历代的志书都是“官修”,在傅玉书之前,全国的还没有一本私家志书,地处偏远、文化落后地区的傅玉书开创了私家修志的先河,极为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