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乡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上王乡上王乡位于市区东北隅,距市区80华里,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43个自然村,2565户,48个居民组,11010口人,耕地面积36400亩,退耕还林面积11000亩。主导产业以经济林、退耕还林、劳务输出为主,2006年全乡人均纯收入3140元。全乡共有5所小学,1所中学,其中小学生818人,初中学生553人,教师109人。建有乡镇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9个。
尧山庙会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基本概况
上王乡位于蒲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处,地处渭北台塬区,境内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8公里,总面积约75.7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209人,有汉、回两个民族,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42人。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上王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摄氏度,日照2360小时,年降水514.7毫米,无霜期218天。总耕地面积4624万平方米。
上王境内交通便利,邮电通讯网络发达,电力充足。响蔡公路,上闫公路纵横交错,通达四方。
改革开放以来,上王乡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以上王街为中心的贸易集市和以响石盖为轴心的建材市场两上经济小区、以红提葡萄、苹果、养殖及建材业为主的“三产一业”发展格局。上王乡北临陕西苹果大县的白水,位于绵延达7公里的金粟北麓,因东西为一川道,故造成了上王一个独特的区域小气候,加上土质层深地肥,为蒲城北部少有的苹果优生区。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在各届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纷纷响应,大力发展苹果栽植,目前已发展成为上王乡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柱产业,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以上,品种也由最初的秦冠、黄元帅发展更新为富士、嘎拉、新红星、千秋等多个优质品系,产品远销大江南北各地市场。经各级领导和专家实地考察后,1996年,上王乡被授予“绿色食品基地”。全乡工业以水泥企业为主导,形成建材、建筑、机械修理、运输、服务等多行业、多门类的企业群体。2004年,四级企业发展到337个,从业人数1880人,总产值6000万元。
文物古迹
上王乡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因曾居住常、王二姓而得名,原称“常王”,后逐步演变为今名。
境内西端有尧山(又名浮山),古柏苍劲,荫郁蔽日。山顶建有尧山庙,供奉尧帝女儿为“尧山圣母”,每年清明举行庙会,方圆几十里乃至百余里的人纷至沓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境内东端有五龙山,位于本乡东苇村,因宛若五条游龙而得名。又因秦大将白起曾驻军于此,又名白堂山。山为丘陵地貌,山南多石,山北较为平缓,果林密布,有桃、李、杏、枣、核桃、柿子等水果,尤以苹果驰名。唐大将敬德、爱国将领杨虎城、共产党大将王震等也曾安寨扎营。山下的《义门王氏先茔碑》记录了东苇村王氏家族因军功被皇帝分封关中,并以“孝义名于乡里”,以及受到朝廷表彰的事迹。由担任元代翰林学士承旨的“一代宗师”、著名文史学家欧阳玄撰文,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官至参知政事和翰林学士的危素书写,是全国著名石碑。元代御立的《蒲城王氏祠堂碑铭》也系危素书,赵期颐篆额,是元末碑刻代表作品,现存蒲城县博物馆。元代翰林学士兼国子祭酒虞集专门作《义门孝义诗》赞誉:“阴阴槐柳荫苇村,中有乌头孝义门。耕织事均家益瞻,缌麻亲尽义弥敦。蜜蜂日暖开窗户,慈竹春深长子孙。先世此邦尚赐履,为歌遗俗却销魂。”
五龙山余脉金粟山,是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所在地,陵寝北门在本乡分水岭村。连同陪葬的高力士墓,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载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隆基谒桥陵至金粟山,见有龙盘凤息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泰陵规模浩大,陵内封地方圆达38公里,设置分内外两城,布局酷似京师长安。现存石刻有:华表、天马、鸵鸟、石翁仲、石狮等。这些石雕刻工细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珍品。
历史名人
王显政:五代时期著名孝子,蒲城义门王氏先祖,家有资财,乐善好施。后代人才辈出,元朝曾被朝廷题匾“蒲城孝义之家”,列入国史,并得到县令“王氏孝悌,以兴民让”的表彰。其中王瑛因皇帝器重任中军司马,手握虎符;王玮任奉议大夫,王璧兄弟任吐蕃宣慰使。元代四大诗人之一的翰林学士、国子祭酒虞集专门赋诗赞誉。
邓祥云(1904-1939):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蒲城县上王乡张王庄人。1923进陕西陆军讲武堂,1926年受井岳秀派遗,率部南下,陶池一战即胜,解蒲城之围,支援了杨虎城坚守西安。1927年随国民联军南路军参加北伐,1932年赴耀县入杨虎城部,1933年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1936年参加“西安事变”,因功绩卓著,升为王竣部二营营长。芦沟桥事变后,举命赴平民河防前线,扼守大庆关一带。1938年日寇攻占永济北古城,永济告急。守城激战中,不幸身中数弹,血染沙场,时年35岁。守城将士三百多人亦阵亡。血战永济保证了三十一团安全到达中条山,成为抗日战争史上光荣的一页,永载史册。
黄罗斌(1916-1998):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书记,蒲城县上王乡西苇村人。1929年参加渭北苏区游击队,任渭北苏区游击队班长。1932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军连指导员、26军团政委、陕北省军事部巡视员、定边榆林游击司令部司令员、秀延县游击部队总指挥兼独立营营长、陕北东分区司令部司令员、红1团团长。1937年1月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北神府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警备3旅副旅长、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警备3旅长。1943-1945年中央党校学习,出席“7大”。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陇东警备区司令、西北野战军4纵队警3旅长、西北军区军区独立2师政委、陕北军区代理司令员、独立1师师长兼政委。建国后,历任宁夏省军区第1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宁夏省委副书记、军区第1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省委副书记、军区政委。1958年10月任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1978年1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1979年6月任区委副书记,1980年6月任区委书记。1983年5月任甘肃省5届政协主席,12月任甘肃省顾委主任。中共7大代表,13届中顾委委员,14大代表。1998年于兰州逝世,享年82岁。
王水才:当代著名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光学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东苇村人。20多年来,先后研制出纳秒、皮秒、飞秒激光器件18种之多,创新性发展了我国多波长钛宝石飞秒激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单波长、双波长飞秒激光锁模量子理论,发现了飞秒激光锁模自稳特性,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