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屿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列屿镇
列屿海上风光

云霄县列屿镇位于闽南金三角东南部,总面积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9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人口2。4万,素有“沧海桑田,鱼米之乡”。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温高、日照长,全年无霜期长达360天以上,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1380毫米,海水咸度12-21度里,海域面积49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人口2。4万,素有“沧海桑田,鱼米之乡”之美称。

列屿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温高、日照长,全年无霜期长达360天以上,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1380毫米,海水咸度12-21度.

列屿镇是漳州市二十九个沿海重点乡镇之一,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与东山岛一衣带水。全镇方圆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三山六海一分田。辖有十二个行政村。总户数6751户总人口23009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也是侨乡,有侨属143户。

列屿镇原名笠屿。因其地三川汇集处有中流砥柱石形似斗笠而得名。唐汉人尚未开发之前,早在史前时期,就有蛮越人在这里过着刀耕火种、捕鱼猎兽的生活,二十世纪未已发现城内村墓林地有贝丘遗迹,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列屿依山面海,山海田俱备,是个“战乱半扰,天旱半收”的地方。地理发自狮仔山(闽南最高峰),引双龙入首,分脉走向乌山,蜿蜒转东,双龙入海,三川汇集,环抱成湖。古雷为屏,巽水出京(列屿面前的内海通外洋出口处称大小京门。其位置即是列屿的巽位方向)。左右龟蛇威镇,海中五兽(即五屿岛)把守,背靠仙人,大尖两山护卫,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地灵人杰,物华天宝,山上矿石取之不尽,海底资源捞之不竭。

列屿历史渊源悠久,自始祖商朝成汤至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后裔子孙繁衍全国各地。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列屿镇的各行各业与时俱进。特别是巴非蛤、吊蚵、鲍鱼等海上养殖业星罗棋布。尤其是吊蚵,全镇约 亩。其产品质量好,营养高,畅销省内外,产品知名度极高。

镇所在地的北侧,是集华农贸市场,贯穿顶城,城内,城外,宅坂等村,每逢农历尾数二五八是圩日,上市贸易的村民数千人,促进了农产品、海产品的流通。

随着云列线战备公路的开通,构成了该镇水陆交通两便 ,促进了与外界的交通和往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