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扎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尼扎里(1776~1848)

维吾尔族诗人。本名阿布都热依木﹐笔名尼扎里。维吾尔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作家﹐他把维吾尔族叙事长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尼扎里出生于喀什噶尔城的布拉克‧巴什坊内一个工匠家庭。青年时代﹐曾在喀什噶尔的经学院求学﹐研习维吾尔文学和中亚各族文学重要代表作家的作品。尼扎里的大半生是靠代人抄写﹑装帧书籍为主﹐生活十分清苦。公元1835年开始﹐在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祖乎尔丁衙署中充任幕僚。1840年后﹐在喀什噶尔航立克经学院担任教习。

尼扎里是维吾尔文学史上成就显著的多产作家之一。流传至今的作品有长达 33000行的《爱情长诗集》﹑哲理性诗作《济世宝珠》和组诗集《穆罕默斯集》。前两种作品的手抄本现存新疆博物馆。

尼扎里于1841至1842年创作的《爱情长诗集》﹐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他通过《爱情长诗集》的创作﹐发展了东方文学中《五部诗集》创作的传统﹐把它推进到了“长篇组诗”阶段。尼扎里的叙事长诗﹐大都取材于广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他善于发掘出这些传统题材中反抗中世纪封建主义枷锁﹑控诉封建主义暴政的思想内容﹐赋予它们以强烈的时代精神﹐以反映当时人民对自由解放﹑公理正义的向往。其中﹐叙事长诗《热碧亚和赛丁》尤其富于现实意义。诗人在这部长诗中﹐突破了传统题材的局限﹐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堪称维吾尔文学史上第一篇诗歌体裁的报告文学。诗人在叙述热碧亚和赛丁这一对喀什噶尔青年的爱情悲剧的同时﹐还影射了这一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把这一爱情悲剧提到了社会悲剧的高度﹐从而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尼扎里的叙事长诗曾被多次整理出版﹐并且有汉译本行世。《热碧亚和赛丁》还被搬上了舞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