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历史沿革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迎来了学术发展的春天。为了解除史学人才和史学研究青黄不接的危机,1978年,历史系邓广铭等教授就提出了关于建立唐宋史研究机构的建议。经过三年的酝酿,1981年,邓广铭、周一良、田余庆、宿白、王永兴五位教授联名提出了建立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组织方案及工作规划。
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同志、教育部长蒋南翔同志都亲笔写信,表示大力支持。1982年10月,教育部93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建立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相等于系一级的研究所。”提出:“该中心应团结校内外有关专家,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努力创造历史科学研究方式现代化的经验,使之逐步成为高等学校中国中古史的研究基地。”并具体指出:该中心专用房1500平方米,人员编制50人,并有专门的研究经费。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精神,本研究中心老中青三代学者,经过十七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邓广铭先生担任中心主任长达十年之久,他在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在此十年之内,在此中心培育出许多名杰出学人,在学术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我晚年极感欣慰的一桩事。"
接着,何芳川教授、王天有教授先后担任中心的主任,对中心的发展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中心创立伊始,就制定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优秀学者,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自1982年成立以来,已经培养了高水平的博士生27人、硕士生57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5人,硕士生18人。本研究中心现有的11名专职研究人员,有9人都是本中心创立后培养出来的。
同时,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仅1996年以来,专职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出版的学术专著21部,发表的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获国家级奖的两部,获省部级奖的3部,获北大科研成果奖的4部。
最近,阎步克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又获得了长江读书奖,王小甫的《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奖。还有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增订本)、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等,都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同时,还编辑出版了五辑《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四辑《敦煌吐鲁番研究》等。
另外,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还做了一些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如参加了150集电视系列片《中华文明之光》和100集电视教学片《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的拍摄工作等。
本中心还同国内外有关学术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有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数十位学者到本中心进行学术访问;本中心的研究人员也数十人次地到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梵蒂冈等国及香港、台湾、澳门地区,进行学术访问、讲学、参加学术会议。
1999年6月,教育部提出建立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计划,为我们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999年12月,学校领导经过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决定将"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改名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拓宽了研究的领域,使全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成为一个整体,更有利于历史学科的总体发展。从此,我们研究中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机构设置
主要负责人:
主 任:阎步克(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主任:罗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 问:田余庆(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是学术指导机构,负责审议本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重大研究项目与课题的评审,评估已完成的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协调本学科领域全国性重大学术活动等。
教授会议:
教授会议是对中心主任的工作进行咨询、审议和监督的机构,但不干预校长授予中心主任的各项职权。其成员为本中心具有教授职称的专职研究人员。
研究机构: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研究室,主任:邓小南(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荣新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古代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室,主任:李孝聪(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书资料室:主任:臧健(研究馆员)
成员简介
前辈学者:
邓广铭先生纪念网页 周一良先生纪念网页 宿白 王永兴 田余庆
在职员工:
中古史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资料人员共1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6人。全部都在55岁以下,其中51-55岁者3人,46-50岁者4人,36-45岁者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硕士6人,博士学位者4人。
张希清 李孝聪 阎步克 王小甫 荣新江 邓小南 薄小莹 陈苏镇刘浦江臧键 罗新 辛德勇
兼职人员:
吴荣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吴宗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王天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徐 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张 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郭润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丁一川: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葛晓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
韩茂莉: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黄宽重: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王 素:国家文物局文物所研究员;
李开元:日本冈山就实女子大学教授;
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科研项目
基地重大项目
中国古代政治形态、官僚制度和政治文化的综合研究
古代中外关系:新史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信息、文献与图像资料检索的数字化建设
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
3-14世纪中国历史的多元文化环境研究
中古国家体制与北亚民族传统互动研究
东汉至明中叶政治文化与政治演进、制度变迁关系研究
新出土及海内外散藏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十三世纪以前中国军事地理研究
中国中古时期的文书传递与信息沟通
中国古地图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契丹文字与辽史、契丹史:跨学科的民族史研究
战国秦汉简牍所见制度与社会综合研究
《至正条格》与元代法制研究
在研国家项目
盛唐研究
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
唐宋中央考察地方的信息渠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