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吴又

人物简介吴又,诗人,知名出版人,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他策划过多本畅销图书,累积销售过十亿元,在行业内造成重大影响,成为80年代最有实力的青年出版人,并被多家媒体专访。

2007年,吴又在北京成立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成为读客的创始人。从创立至今,读客以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一直出版超级畅销书,为当下最知名的民营公司之一。

人生经历1979年11月30日,吴又生于湖北荆州——就是传说中“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所在地。他小时候是个“闷葫芦”,不爱答理人,不过上学后成绩很好,几乎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到了初中,因受到港台流行文化影响,他“堕落”起来,成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混迹在大街上:戴墨镜,玩扑克,打台球,穿牛仔裤,叼着烟,招摇过市。成绩也从进校时的全校第一到后来的倒数“前三名”,英语常常只考三五分,物理考七八分,“整个人都废了”。“那时候不懂事,打起架来像是电影里的黑社会一样。记得有一次打台球,就为了抢一个台球桌,十多人发生混战,台球杆都打断了。”吴又扭过头来,用手指指自己的后脑勺——那里有一道醒目的白线,宛如隶书的“一”字——“这就是那时候留下的伤疤。”他说。

转眼已到初三,在距离期中考试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已经对儿子倍感失望的吴父忍无可忍,跟他长谈,问他还打算混多久。这次交流的结果是父子约定,如果期中考试吴又能进入全班前十名,就继续上学,反之就不要念了。此后三个月,让吴又至今难忘。他吃住在学校,拒绝一切干扰,和一切狐朋狗友断然联系。每天五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半睡觉,有时一天睡四个小时。数学掉课太严重,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会,就一次次看书,反复做题,各个击破,历届考题,全做一遍。课间十分钟都在教室背诵考点知识点。三个月后,期中考试如期而至。

“成绩单寄到家里的时候,我们正在吃饭,大家沉着脸不说话,一直等到吃完饭才看成绩单。”当成绩单打开的时候,吴又的父母大吃一惊:三个月的时间,吴又从班上倒数第二名,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而且“总分比第二名高出38分。除了英语是第三名,其他全部是第一名。”好戏还在后头,吴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发足狂奔,屡次创造全校记录,其中一项就是连续21次数学考试全部是满分,几乎成了“考试机器”。

初中毕业,吴又因成绩优异被当地最好的高中的所谓“超常班”录取,然而,很快他又恢复了原形。那时诗人汪国真如日中天,读顾城的人寥寥无几,吴又有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突然翻到了一本很破很旧的书,上面全都是“第三代”诗人的诗歌,这让他激动不已,“因为我自己写的诗歌,也是对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进行描述。”

高中毕业,吴又到武汉上大学,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主要由运动和旷课构成。每逢考试,临时突击总能勉强过关。大学毕业时,家人希望他能去国企工作,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上班族,吴又自作主张,他想走自己的路。“当时同学们都在为前程发愁,我让一个同学代我买一张到上海的火车票,他以为我要到上海去工作。”后来那个同学告诉他,到上海的火车票已经售完,吴又当即回答:“那就买一张到北京的票吧。”

就这样吴又到了北京。不久,他找了一份高薪的IT工作,并很快在北京纠集了一堆文学新青年,其中包括《散装麻雀》的作者张羞,诗人乌青、竖。大家在一起喝酒聊诗,住在北京一个叫“九棵树”的地方,过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有钱同花,有饭同吃,有酒同喝。租的房子平时总有十几个人住在里面,差不多是当时的北京诗歌青年的圣地。”吴又说,“那个时候朋友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我,因为就我是有工作的。”

耐人寻味的是,年轻的吴又们尽管喜欢写诗,但极少投稿。“写诗的投稿,只有《诗刊》这类刊物。在这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诗,那时候都觉得挺没劲的。”在北京度过了两年“乌托邦式的诗歌生活”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吴又离开北京,移居石家庄,又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退休式生活”:在石家庄的两年,他什么也不干,绝大多数时候睡到太阳满窗才起床,然后买菜做中午饭,傍晚时分就去散步。“那两年我过的就是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家里人对我很绝望,觉得我22岁就开始这么过日子了,不对。但我觉得我没什么不对。”靠之前的少许积蓄,吴又两年啥也没干。“我很少缺钱,但是很多时候不想去挣钱,总是觉得只要有口袋里面的那一点钱够生活就行。”

2004年,吴又重返北京,在成都“非非”诗人杨黎的介绍下,进入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工作。这家先后以《中国可以说不》,《历史的拐点》,《卡尔·威特的教育》等畅销书掀起市场风波的图书公司,其负责人张小波,上个世纪80年代即以诗歌闻名。吴又坦言,同为诗人的张小波对自己进入出版行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005年,吴又离开共和联动,到广州创业。一边创业,他一边深深震惊于出版行业的落后,“没有品牌、没有营销、没有思想、没有希望”,他觉得大部分做出版的人都已经落后于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就在广州,又因为诗歌,当时26岁的吴又遇到了31岁的华楠,后者不仅写诗,而且有丰富独到的营销经验,曾全程营销了三精蓝瓶、田七牙膏、晨光笔、黄金搭档等众多国内著名快消品品牌,并在上海拥有一家在营销界名气甚大的咨询公司。吴又和华楠两人相见恨晚,见面不到一周,吴又就从广州再度杀回北京,与华楠共同创立了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读客成立三年时间里,他们成功推出《流血的仕途》,《藏地密码》,《黑道风云20年》,《我们台湾这些年》等畅销书。其中《藏地密码》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攀上各大书店畅销榜,成为年度最火爆的系列畅销小说,该书作者何马也藉此登上2008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

超级畅销《藏地密码》畅销200万册。

《流血的仕途》

《我们台湾这些年》

《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

《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畅销过100万册。

《赵赶驴电梯奇遇记》

《禅机》

《一杯热奶茶的等待》

《十作家批判书》

《山河岁月》

《台湾通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