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高症
血小板增高症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为100×109~300×109/升。血小板数量可有生理性变动并受食物成分的影响,正常人一天内的变动可相差6%~10%,冬季要比其他季节偏高;运动可促使血小板数量增多,所以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相对高一些,高山居民血小板数量偏多;女性月经时减少,月经后逐渐增多;采静脉血比采毛细血管血血小板数量要多10%左右。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
一、骨髓增生性疾病: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骨髓纤维化
4、慢粒白血病
二、反应性增多:
1、感染
2、急性溶血
3、恶性肿瘤等等。
治疗方法:
窦性心律不齐本身一般不必治疗。 活动后心率增快则消失。
专家提示
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通常不必治疗,活动后心率增快则消失。对有症状者使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症状明显者可加用普萘洛尔(心得安)10毫克/次或选用地西泮(安定)2.5-5毫克/次等镇静药物。
一般轻度增多需要动态观察,定期复查血常规、了解血小板计数情况。通常血小板计数大于40万,称为血小板增多,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见于慢性炎症、急性感染恢复期、大量出血后、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脾切除后等,患者血小板轻中度增多,血小板功能是正常的,去除上述病因,可短期内恢复正常;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现血小板显著增多,同时伴有出血、血栓形成及脾脏轻中度增大,患者表现为胃肠道出血、鼻出血较常见。此外,血小板增多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