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山东沾化县下洼镇东平村

东平村

东平村现有745人、298户,以冬枣生产和生态旅游著称。全村共有耕地1130亩,全部为优质冬枣园。2006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8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05万元,率先进入了小康行列。先后被评为“全市百强村居”和“省级文明村”,是全市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村。

东平村自1991年就对全村进行了整体建设规划,村里不论建设项目大小都要严格按照这一规划办事。这一规划坚持16年不动摇,为目前村内街道、民居、公路、排水和绿化设施的整齐布局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坚持从治理脏、乱、差入手,规范民居建设,加强环境整治。在实现水、电、讯、有线电视户户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三化”、“三清”工程,投资12万元建成了村内绿化带,高标准新栽植花卉苗木2800余株,投资32万元建成了2700余米的地下排水管道,安装路灯18盏。2007年实现了户户通宽带。

该村充分发挥冬枣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冬枣标准化生产,推广沼气、粘虫胶、诱虫灯等新技术,使冬枣品质连年提升,销售价格年递增0.2元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年增收入近千元。成功培育出了极具市场潜力的二代沾化冬枣,建立优质冬枣采穗圃,为今后全村冬枣的更新换代打下了基础。围绕提高沾化冬枣质量,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走出了“靠规模要效益,靠质量树品牌,靠品牌拓市场”的冬枣产业发展路子,保证了冬枣产业健康发展,被县镇两级确定为“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6年,全村产优质冬枣400余万斤,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荣获“全县冬枣标准化生产先进村”称号。2007年全村产优质冬枣450万斤,预计创产值1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

实施招商引资带动、小城镇带动、冬枣产业带动和能人带动战略,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将资金投向二三产业,全村呈现出了创业热情高、兴业领域广、运营模式活的可喜局面。2006年以来,东平村先后有57名村民持资数千万元入股到不同类型的企业,成为这些企业的大股东和管理者,有43名农民自主创业成为老板。同时,充分利用邻近省道滨东路的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冬枣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制定了十项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鼓励扶持村民在滨东路两侧建起商贸小区。2006年以来,农资销售、餐饮、机动车修配、冬枣保鲜储存等多个项目落户小区,实现营业收入300余万元。围绕冬枣产业,积极开展特色招商,先后引来外资3000余万元,项目涉及冬枣保鲜、冬枣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四是重开拓。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东平村依托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利用秦口河湿地,发掘整理乡土文化,实现了冬枣生态旅游的升级提档,变原来单一的冬枣采摘游,为集“游、购、玩、赏、娱”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投资50万元扩建了冬枣生态旅游园区:修建了沿河路、沁芳亭、冬枣生态旅游长廊等新景点,开辟了“钓鱼台”、“泛舟秦口河”、“农家乐“等新景点,旅游产业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2006年先后接待中外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余万元。今年9月,又进一步增加旅游投入,整合新农村、冬枣园和湿地资源,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以“品尝沾化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休闲”为理念的下洼生态旅游园,不仅为下洼镇生态旅游业注入了活力,而且为提升沾化县旅游产业档次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该旅游园开园以来,游客人流如织,镇村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逐渐融合在一起。2006年实现旅游收入120万元,人均1600元。

东平村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较高的农民收入,加快了老村民居的改造速度,呈现出了档次逐年提高的态势。生态盎然、整齐划一的村庄也为当地的经济敛足了人气和财气。随着东平村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庄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一个文明、富裕、和谐的新东平呈现在世人面前。

2、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东平村东平村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管辖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718人,新莞人口3280人,共有工厂企业36家。近年来,东平村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内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东平村

村容环境卫生整洁,市政服务功能齐备,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一)东平广场

东平广场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内设溜冰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跑道、休闲椅等等,是群众休闲、娱乐、运动的好去处。

(二)东平娱乐中心

东平娱乐中心建于1997年,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娱乐中心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

(三)东平市场

东平市场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共投入150多万元,铺位采用混凝土结构,市场顶采用钢架彩瓦结构,墙高5米多,外墙及地面采用陶瓷,共设有商铺27间,固定档位66个。

(四)东平村徽

东平村徽建于2003年12月,位于村中心区,三面雕有东平村史、东平人精神、企业名称,形似东方巨人巍巍屹立、一双巨大而强壮的双手托起一颗明珠;众手相托四平八稳而立:象征和平团结、群众安居乐业、出入平安共同携手奔向致富之路。闪耀明珠:以示东平村民美德,欢迎各界有志人士前来创业兴家,共建东平文明,营造东平辉煌。

(五)东平垃圾中转站

东平垃圾中转站建于2006年,共投入10多万元建造,占地面积40多平方米。

3、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东平村东平村位于南渡江东岸,与海口市区隔江相望,距灵山镇约13公里。所辖3个自然村,15个经济社,人口1989人,总户数384户。土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属沙泥土质。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37名党员,其中男党员31名,高中文化程4人,初中文化程度27人,女党员6名,初中文化程度2人,小学文化程度4名,共有3个支委成员,其中高中文化程度1名,初中文化程度3名。

主要经济作物以种粮为主,兼种莲藕及蔬菜,约200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自从事二、三产业。2005年人均收纯收入3102元,2006年人均纯收入3461元。

长期以来,坚持开展排球、乒乓球等文体娱乐活动。每年都组织农民学习农业技术二、三次,扶助本村病老、残弱共58人,组织发动农民积极参加医保,完成率达到95%。目前,正在抓紧筹备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

建立村级活动场所3个,实现村村通公路约2公里。水电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已完成80%,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机灌改电灌及排灌沟防渗已完成60%。

配合镇委镇政府,搞好安全生产及防洪抗灾工作,完成各年度的计划生育任务。带领村民大力搞卫生创建工作,种花种木,美化优化环境,教育青少年一代努力学习,做有益社会之人,向着健康的道路前进。几年来,社会治安比较稳定,一直都没有发生重大治案件,是一个较安定的社区。[1]

4、广东省四会市地豆镇东平村

东平村位于地豆镇的西面,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085人,全村耕地面积1350亩。

东平村充分发挥辖区丘陵山地资源丰富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柑桔产业。全村柑桔种植面积达2731亩,出产的沙糖桔皮薄、无渣、清甜,是沙糖桔中的极品。同时大力发展以养鱼、养猪为主的养殖业。有效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农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修建了营脚村至岗塔崀、营脚村至新村的水泥硬底化村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