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方言
高淳方言属古吴语,与现代吴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便同是高淳方言,内部也有较大区别。据初步考证,早在6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土生土长的高淳人就开始用原始的高淳方言交流,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不少唐音。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顾问沈澈在视察高淳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认为,高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富矿区”,尤其是高淳方言,在全国独无仅有。谈到高淳方言的现状,该县县委副书记介绍说,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外来人员的逐步增多,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高淳方言面临的威胁日趋严重,必须加以搜集整理、拯救保护。为此,该县成立了专门班子,抽调一批教育、文化界的老同志对高淳方言进行科学、全面、典型的搜集整理,撰写《中国的高淳方言》一书,并以此为脚本,制作录像带。待全面搜集结束后,该县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