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缺节瘿螨

葡萄缺节瘿螨
Colomerus vitis
真螨目瘿螨科的 1种。俗称葡萄毛瘿螨。为害葡萄的芽和叶,使叶片正面形成淡黄色凸起,背面形成白毛毡状斑,终至叶片卷曲而枯萎。
雌螨蠕虫状,黄白至灰白色,长160~179微米。头胸板三角形,有多数纵线,背中线占头胸板表面2/3,侧中线完整,成波状,亚背线数条。背瘤小,大体背片74片,腹片74~76片。背腹片上微瘤细长椭圆形。生殖盖有粗壮而明显的中央断裂,不规则的纵肋16条,排成二列。羽状爪5支。
病原
葡萄缺节瘿螨,过去称葡萄锈壁虱,属节肢动物门,瘿螨科,缺节瘿螨属害螨。虫体很小,体长0.2毫米,宽约0.05毫米,长蠕形,体白色或浅灰色,近头部具两对软足,头胸背板角形,背板具网状花纹,背中线长为背板长之1/3,略呈波纹,亚背线数条,背毛瘤小,位于板后缘前方,背毛长缩小,背毛长约0.019毫米。腹部细长,约有80个节环纹组成。其环纹又由许多暗色长椭圆形瘤排列而成,卵球形,直径30微米,淡黄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葡萄缺节瘿螨年生3代,以成螨在芽鳞的茸毛、枝蔓的粗皮缝等处潜伏越冬,其中以枝蔓下部或一年生嫩枝芽鳞下茸毛上虫量居多。翌年春天随葡萄芽萌动,缺节瘿螨从芽内爬出,迁移至嫩叶背面绒毛间潜伏,不侵入组织,自叶内吸取养分,刺激叶片茸毛增多。毛毡状物是葡萄上表皮组织受瘿螨刺激后肥大变形而成,对瘿螨具保护作用。雌成螨在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后若螨和成螨同时为害,一年中以5、6月和9月间为害重,缺节瘿螨活动旺盛。盛夏常因高温多雨对其发育不利,虫口略有下降,进入10月中旬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
(1)防止苗木传播。从病区引苗必须用温汤消毒,先用30-40℃热水浸5-7分钟,再用50℃热水浸泡5-7分钟可以杀死潜伏瘿螨。
(2)秋后彻底清洁葡萄园。把病叶收集起来烧毁。葡萄缺节瘿螨进入越冬后及早春活动前,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枝干效果很好。
(3)葡萄发芽后喷洒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10.5%久效·氯氰乳油(虫螨敌)2000-3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15%扫螨净乳油3000-4000倍液、20%螨克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500-35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600-2000倍液。
(4)涂干防治。发现有缺节瘿螨为害,在主干分枝以下,用刷子涂50%甲胺磷原液,形成药环,宽度为主干直径2倍,以药液不流为好,涂好后用塑料薄膜包严,一月后解除。为害盛期也可进行,效果很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