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兴

1.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男,汉族,中共党员, 1975年11月生,1999年7月起在吉林大学从事辅导员工作。吉林大学原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04、07级原辅导员,2008年担任外国语学院32个班(699人)的辅导员。现任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获奖情况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辅导员、吉林省优秀教师,
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所带班级3次荣获吉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
工作事迹(一)红烛一心、爱筑真情,做平凡而幸福的辅导员
200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吉林大学视察,张国兴代表全校216名学生工作干部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并聆听了李长春同志发表的加强师德建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的重要讲话。他对张国兴汇报的评价是"工作很有特色、经验实实在在"。张国兴坚持上班时间做好基础工作、落实具体工作,下班时间不忘本职工作、渗透特色工作,践行辅导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润物无声的贯穿于和学生的朝夕相处之中。 2008年底张国兴的辅导员博客总点击率超过3万,共撰写文章60余篇,其中《黄来女的幸福观》、《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等文章在学生中取得较好的反响。张国兴的手机保证24小时开机,时刻与学生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新年之际张国兴会给每个学生发送手机祝福短信,总结与学生们共同度过的即将逝去的一年,鼓励和祝福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新的成绩。 张国兴也十分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工作,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遇到自己的学生手举"家教"的牌子在寒风中寻找兼职工作,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回到学校,张国兴创立了学院家教助学中心,通过同事、朋友免费帮学生介绍家教等兼职工作,仅2008年为学生介绍勤工助学岗位一百多个,学生年勤工助学总收入近8万元。2008年寒假张国兴的一个学生留校过年,了解到她经济上比较困难没有手机,张国兴就把自己暂时不用的手机借给她,为她买了新的手机号并充入50元话费,方便其在春节期间与家长联系,解除她留校过年的寂寞和家人的担忧。为了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张国兴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使自己能够比较专业的面对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在担任辅导员期间,张国兴的学生每届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其中30%以上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学生个人获国家及以上级奖励或荣誉共9人次,省级13人次,市级17人次;学生集体获得省级奖励或荣誉3次,市级5次。(二)勇于创新、乐于实践,做有专长的辅导员张国兴为自己制定了"在实践中学习、在总结中提升、在研究中创新、以专业化立业"的职业目标。每年,张国兴担任学院学生32课时《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张国兴考取了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入了"SWOT"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素质拓展训练课外支撑体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张国兴开展了"写给未来的一封信"活动,每个学生自定学年成长计划和目标,密封后代为保管,等到学年结束发给学生本人,督促同学自我考核、查找不足、调整规划。 在学生党员培养方面,张国兴实施了"党员承诺制度"。党员同学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为自己下一年度成长、发展定目标,支部监督执行。这种在支部大会或民主生活会上表决心,定目标的做法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党员全面成长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动力,使党员在学生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张国兴借鉴和引入了"项目化管理体系",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目的地设计活动内容,扩大了学生的参与范围,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张国兴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完成了两篇论文,一篇在《高教研究与实践》杂志发表,另一篇获得吉林省首届青年德育教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自工作以来,张国兴先后在各类杂志、文集中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获奖2篇。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方向课题4项,结题3项。2008年张国兴申报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获得立项。(三)三重角色、一盘和棋,做思政战线的"红色园丁"2008年的中国大事频出,结合每个事件的发生,张国兴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式和有效途径开展工作,践行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努力做一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的红色园丁。 2008年的西藏3.14事件,被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后,张国兴在自己的博客中撰写了《anti-CNN》的文章,并召开学生大会,向广大同学揭露3.14事件真相,引导学生理性爱国。5月份张国兴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理性爱国、支持奥运"主题团日竞赛,共开展活动24项。在活动中同学们写信给长春市市长崔杰表达了建设美丽长春、支持北京奥运的决心,市长回信对大家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称赞青年学生是"长春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是美好明天的希望所在",并欣然接受同学们的邀请,在可能的时候来吉林大学与学生们一起探讨理想、探讨未来;活动中同学们自导自拍的吉大版《北京欢迎你》MV在校内外广为传看,备受好评。《中国青年网》、《新文化报》、《吉林新闻网》等媒体对我们的活动作了报道,团日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在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张国兴的学生中有9人家住灾区。地震发生后第三天,张国兴在与一位震区学生家长的通话中深刻和真实的感受到了灾难的无情和灾区人民的痛苦,随即决定号召2008届全体毕业生开展一次"心系祖国,情牵灾区"的主题爱心义卖活动,希望借此可以激发广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中新网吉林频道》以《吉大外院情系灾区,义卖捐款爱心涌动》为题对这次活动做了专题报道。 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是2008年的一件世界盛事,张国兴所带的学生中有三人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护跑手,一人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奥运火炬在长春传递期间,张国兴带领在校的学生到现场一起观看火炬传递过程,并为每个参与的同学购买了奥运手环作为纪念。
荣誉及成绩暑期期间,作为领队教师,张国兴组织所带年级的学生赴九台市波泥河镇开展了"支持北京奥运,共建和谐农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团队被评为2008年吉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长春晚报》对此次活动作了专题报道。在9月份张国兴组织了年级近80名同学参与了在长春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总服务时常超过8000小时,同学们的服务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许和认可,张国兴个人被授予第四届中国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志愿者服务优秀组织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张国兴结合自己在这一年的工作体会,向教育部申报了以《辅导员主导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模式研究》为题目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并得以顺利立项。通过这个课题的开展,张国兴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实践研究和理论提升,以更加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理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提名名单。
2.秦皇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0.1—)河北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历任中国文联书画中心培训部副主任,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秦皇岛画院院长,秦皇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等。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专业班,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许多作品入选国家赴日本、美国、韩国、瑞典、芬兰、加拿大等国展出。中国美术家协会、人民大会堂、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党中央会堂、文化部、中国文联、日本村上美术馆、长江艺术馆、台湾山美术馆、加拿大大人物画廊、香港东方艺术中心等几十家有作品收藏。美术、美术观察、东方美术、美术界、日本国画道教育、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美术报、北京周报、河北画报等几十家发表介绍。曾在日本、北京等地举办个展,出版个人画集三部。近年入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画百人扇面精品展、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张大干诞辰一百周年研讨会、为澳门回归绘制山水画百米长卷、党的十六大为中央会堂绘制大幅国画等重要学术活动。
3.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男,1951年12月生,福建人。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福建电大电文专业。现任福建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系中华职教社社员、福建省教育学会会员、莆田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全国中语会课内外衔接语语言教学实验研究中心会员。从事教育工和以来,爱岗敬业,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书育人成效显著,获莆田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所教学生多次获市、县学科竞赛、作文比赛一等奖。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发表于《福建中学教学》,并入选《教育教学文论江编》一书,同时荣获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满足心理需求,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表于《福建中学教育教学论文集》,并收入《中小学校长论基础教育》、《中国改革发展文论》中;"抓住机遇不断拓宽职教发展的路子"获取996年"兴教杯"全省中山青年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浅谈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获全国三等奖,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全国中小学教育论文选集》中发表。《提高教师素质刍议》入选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素质论集》;《兴趣加诱导得法才会成功》入选《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选集》。个人业绩入选《师魂之光》、《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
4.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张国兴,男,汉族,1957年4月生,山东莱州人,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0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会计师。

现任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1]、党组成员。
1972年10月至1976年01月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地区拖拉机厂工人。
1976年01月至1978年04月福州军区守备三师无线电连战士。
1978年04月至1983年04月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汽车修理厂主办会计。
1983年04月至1984年08月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总工会干事。
1984年08月至1986年07月中山大学哲学系工运专修班学习。
1986年07月至1993年07月广东省总工会财务部科员、副科(1992年12月获全国会计技术职称考试会计师职称)。
1993年07月至1996年07月广东省总工会财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其间:1995年07月至1995年12月广东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驻五华县安流工作队队长)。
1996年07月至2002年10月广东省总工会财务部部长(其间:1997年8月至1997年12月广东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2002年11月至2003年03月广东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
2003年03月至2004年09月广东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
2004年09月至2005年01月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2005年02月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其间: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广东省委党校2006年第二期市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